今
日
大
暑
简介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物候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习俗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烧伏香』
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
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诗词
《晚夏》
【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
【南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消暑》
【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欢迎来到安徽建筑大学
安建大2021唯一官方QQ群
705824336
对有意愿报考安建大
或者存在报考疑问的高三毕业生们
欢迎加入安建大2021新生群
群里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们为你们解答问题
用文字展现学校精神用镜头记录点滴变化用媒体宣传时事热点我们是安徽建筑大学记者团我们直属于校党委宣传部有兴趣的新生可以点击
左下角“阅读原文”大致了解记者团21记者团新生群801025800
与记者团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哦
时刻关注小海,了解校园动态!
往期精彩盘点
芒种 | 始于希望,结于丰盈
夏至|一街旧木绿荫至,满树蝉鸣伴梦来
小暑 | 小暑至,盛夏始
图片:吴嘉楠
排版:舒心
责编:姚婷婷 舒心
审稿:葛建化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