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号召
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集结起来
以薛家洼生态保护为主题
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
探寻薛家洼旧貌换新颜的秘密
薛家洼生态园
INTRODUCTION
面积986亩的薛家洼,过去曾是码头、固废堆场、高污染企业、养殖场、渔民住家船等的聚集地,生态环境堪忧。为保护长江生态,2019年4月到7月,马鞍山市开展了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同时,马鞍山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以自然恢复为主,使用本地树种对生态破坏的地区实行修复,保留了杨树林、芦苇丛等生态湿地。如今,薛家洼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转变,成为了马鞍山市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调研团做足了前期准备和规划
携着七月耀眼的阳光背上行囊
薛家洼生态保护调研团队出发啦
实地调研
初夏的天气多变
晴空万里已被阴云替代
但小记者们仍是热情高涨
整理好着装 摆好姿势
来张标准的游客照
调研工作正式开始啦
进入薛家洼生态园
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的绿色
葱翠的树木 荡漾的江水很是治愈
很难想象 这里曾是一片污染重地
在感叹薛家洼优美景色的同时
小记者们也不忘自己的任务
仔细阅读景区内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薛家洼的变迁
薛家洼的治理成果突出
小记者们一边称赞一边感叹
原来美丽的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不易


2019年**前的薛家洼环境问题严重
如今的薛家洼水清岸绿 美不胜收
采访回顾
对薛家洼的实地调研告一段落
但小记者们仍有些疑惑
针对这些疑惑 他们展开了采访
来深究薛家洼旧貌换新颜的秘密
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副局长戴黎明
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安全环保部夏桂玉
薛家洼生态园工作人员
马鞍山市市民余先生
118路公交司机
调研总结
薛家洼生态园作为长江东岸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以拆除违规建筑、取缔违法码头、长江禁捕退捕等方式,进行初步改造;而后加大绿植培养和种植,将过去的“脏乱差”转变为“美如画”,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这体现了马鞍市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
薛家洼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政府对当地居民渔民的利好政策,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重污染企业的处罚和整治,也倒逼企业朝着环境友好型发展。这对整个长江东岸的未来发展趋向都有着重要意义。
薛家洼作为习大大亲自到访的生态打卡地,较有影响力;但后续宣传不够到位,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交通不够便利,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后期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强多种交通方式的联合等措施,在保持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其旅游业。未来可能会打造滨江田园综合体,来带动美丽乡村旅游和田园特色旅游。
薛家洼的开发不仅能够推动马鞍山市的发展,更是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改善了自然环境和民生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同时也为马鞍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薛家洼应紧紧依托其他风景区的区位和旅游优势,为发展增添后劲;政府应加大对此的投入,维护和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将生态园打造成为环境教育的大学校、污染治理的大课堂、长江保护的大平台。
一些小彩蛋
会议时的集体头脑风暴
高铁上也不忘来个合影
习大大同款位置合影get
认真做会议记录的样子太迷人啦
一个有些长但很精彩的vlog
不知不觉 本次调研已到尾声
水清岸绿的薛家洼赏心悦目
调研团的小伙伴也是收获满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想必他们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薛家洼 下次见啦
图片/汪鹏 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提供
视频/李芷夏 夏雨婷 杨猛
文字/陈怡冉
编辑/陈怡冉
审稿/陈小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