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年被遴选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获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器人工程2019年获学校专业特区建设立项。学院现有34个专业实验室,一个“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一个“农林智能装备与物联网”六安市技术创新中心,另有智能照明与显示技术工程中心、量子调控与自动化研究所等五个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实验室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
专业简介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工程学院)于2016年9月成立,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光源与照明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年被遴选为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光源与照明专业2013年获安徽省“振兴计划”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18人
优秀毕业生
王一飞,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皖西学院大学生年度优秀人物、皖西学院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成功一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西门子杯”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二等奖3项,华东赛区一等奖、二等奖4项,“光源半导体大赛”全国优秀奖1项,创造了安徽省历史最佳成绩,受到了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的当面表扬。
赵子旭,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蒙城人,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202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于2021年申请“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大学生“西部计划”是国家一项基层服务项目,更是国家引导人才扎根基层的好政策,去基层接受锻炼不仅可以提升社会价值、磨炼意志品格,更能激发个人的潜能。临近毕业之际,赵子旭毅然选择参与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选拔队伍中去,他说:“人生中用两三年的时间,做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将会是人生中最亮丽的一抹色彩”。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
来自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建电1401班的苏娜。在校期间,各类竞赛苏娜同学都争先参加,获得过很多荣誉,例如皖西学院第十六届未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二等奖、校金融知识竞答三等奖,校拔河比赛三等奖;而让她的认知有巨大转变的是校机器人比赛,她通过比赛了解到机器人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于是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机器人技术,并自学Creo三维绘图软件和单片机知识,终于天道酬勤,在皖西学院机器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6年5月苏娜以团队队长身份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山东日照举办的“2016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并取得国家级别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由于成绩优异,苏娜和队员及指导老师在赛后接受了六安新周报的采访,这也为后期我校成立机器人协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基础电子实验(1)、电子技术实验、专业实验及专业英语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半导体物理、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电成像技术、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光源与照明(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工程光学、半导体物理、电光源原理及应用、光辐射测量原理与技术、电气照明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LED照明发光材料及应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固体照明、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AD、楼宇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现场总线网络、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电气照明、公共安全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电梯控制技术。
机器人工程(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应用、特种与服务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视觉与图像处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电力系统、电气传动、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研制开发、实验分析、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及其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得科技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光电子、激光、光通信、光电信息技术及其它相近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与工艺检测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能够开发和生产各种光源、灯具,进行各类照明工程、电气工程的设计及光辐射测量的研究、教育和应用工作;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建筑设备、智能建筑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及照明、建筑设备及其自动化、建筑信息处理技术、公共安全技术等专业核心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技术开发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且能主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机器人应用开发与维护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以电机控制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应用与操作、工业控制与运动控制、机器人安装、故障检测与处理技术为培养主线,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采用软硬件相结合培养方式,培养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及制造、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开发等方面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成就
近三年,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和六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12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三等奖各1项;在各类大学生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在A类赛项“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得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专业认识实习
在电气学院就业实习基地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调研时,公司负责人对电气学院长期以来对公司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皖西学院毕业生在公司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同时对电气学院的课程设置、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成就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在“软银机器人杯”2019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获得亚军
12月7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软银机器人”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北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软银机器人杯”2019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暨创新与实践论坛在江北新区研创园举行。我院代表队在面对多个高校的许多优秀团队的激烈竞争中,展现出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荣获亚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学院风采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举办线上道德讲堂活动
电气学院成功举办“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
电气学院志愿者深入振华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电气学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
电气学院成功举办皖西地区高校科技作品交流会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团总支组织开展迎五四专题学习
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564-3305527
携手奋进 砥砺善行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欢迎你!
大学生新闻中心
图/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官网
责任编辑/王馨月
审核/夏春阳权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