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18学生开始“科学家培训”-高考

艺术高考,艺考

艺术高考

2010-4-12 19:30:10 文/孙浩楠

关注

被高等教育界称为“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全国11所高校悄然启动,复旦作为入选高校之一已启动了“望道计划”,全校对物理学感兴趣的18名同学,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幸运儿。 

没有量化标准

“只是埋下大师的种子”

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在离世之前留下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许多教育界人士眼里,正是教育部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首批入选的11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陆昉表示,复旦于近日正式出台了“望道计划”,从全校学生中选拔对某一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研讨班”进行培养。

院系将组织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知名教授定期主持学习研讨班,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获益。除了名师的小班化辅导,学生们还将获得参与国际项目、推荐前往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本校直升等机会。对于进入“望道计划”的学生而言,“考核”并不是主要手段,教育者更希望通过集结优秀资源的高平台的搭建,让学生们发挥潜力,成为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望道计划”只是埋下大师的种子,“让其走上科学家之路。”陆昉说。

实施“俱乐部”管理

学生可主动申请退出

陆昉表示,与其他一些高校的培养计划不同,复旦选择了更为宽松的培养环境。“有些高校选择独立建院,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集中式精英化培养。”陆昉解释道,“我们衡量过后觉得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圈定学科、院系,也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由此,“望道计划”采用“研讨班”这种类似“俱乐部”性质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组织形式。

该形式的亮点就是有退出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兴趣转移了或者不适应这种培养方式,可主动申请退出。学校如果发现上述情况也可请学生退出。“这种自由进出的动态化管理将有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兴趣点,最大限度地Ji发其研究热情,由内到外强化其研究能力。”陆昉如是说。

据悉,作为最先出台“望道计划”培养方案的院系,物理学系已完成了首批学生选拔,从全校2009级各专业选拔出来的18名同学,经过笔试和面试,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幸运儿。

“望道计划”将从首批进行的理科试点中汲取经验,在接下来的“985工程”三期规划中将会把文史哲和基础医学等学科纳入其中,进一步完善复旦基础学科的建设。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027Art-艺术高考-复旦大学18学生开始“科学家培训”-高考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