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师说
郭士铭老师
Shiming Guo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本科。
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
从一个普通学生走向中传
有一个学生,他在学校里文化课成绩普普通通,最终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没错,这个看起来像梗一样的故事,就是郭老师自己的经历。
在升高三时,还是学生的他,无意间知道了一家艺考培训机构,发现自己好像对播音挺感兴趣的。
于是他报班试了试,没想到一个月后,
补课班倒闭了.....
之后在大街上溜达的时候,他又发现了一家艺考培训机构,继续报名。
再之后他独自跟着更好的老师去到了外地的工作室。
二十几天的课,有一半的时间,他都是和另一个同学一起,晚上把瑜伽垫往工作室的地上一铺睡着,早上起来收拾一下,继续上课。
他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辛苦,因为播音课学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和学文化课是不同的感受。
大概热爱就是源动力,而且热爱也表示着一定程度的天赋。
找对了自己擅长的点,为之努力,之后成为黑马逆袭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传学位证书
其实,起初的他和无数普通的学生一样,只是想通过学艺术,学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到一个更好的大学。
而小地方的人,会对艺考有更大的偏见,认为是在走一条捷径。
但是走过的人会知道,艺考是某种程度上的背水一战,只不过和高考比拼的方式不同。
一些孩子有艺术天赋,但是他们可能受限于传统的家庭理念,和现在的教育以及考学氛围。
平时难以深度的接触音乐绘画美术舞蹈电影这些艺术,不清楚自身的优势。
艺考是为这些孩子准备的,发掘自身除了文化课之外的潜力。
郭老师是其中之一,他也相信,艺考既然存在,肯定有它的意义。
郭老师就这样学着,学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为了名校生!
中国传媒大学
名校能给人带来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听多了艺术名校这类词语,下面这张图可能会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中传的魅力。
学生是最能代表一个学校素养和风气的。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央视名嘴的大型学霸凡尔赛现场。
除了“北大还行撒贝宁”之外,其他说话的三位都是中传的学生。
(广院是中传的别称)
除了这个,不得不提对各国信息了如指掌的白岩松老师,以及他当时在奥运会上的著名解说词:
“玻利维亚是世界上最实在的国家,得奖就给现金......看,那个小伙子哭了,他觉得自己能得奖。”
“塞舌尔是对中国免签的,但是这个国家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免签的。”
专业实力过硬,又幽默风趣。
除了围观大神之外,努力考进这样的专业艺术名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尤其是对于创造了第九怪-“陕西的考生不外考”,这类学生来说。
郭老师回答:“其实它能带你进入更大的世界,看到以往没有见过人和事,还有新的生活方式。”
除了未来的发展和各种机会之外,重要的还有对于自我的探索。
人是很容易给自己设限的,我们可能脑子里常常会出现一句话:我做不到。
那些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纪录片拍摄,有了很多接触机会后,会发现原来我是可以做到这些的。
来自知乎上中传同学的回答。
其实考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喜欢什么,在大学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需要考学之前多思考的。
郭老师选择了喜欢的播音专业,向名校努力,这给他带来了更大的世界和平台,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很多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望不可即,十分遥远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比如央视的实习机会。
进入央视担任体育新闻主持人
中传毕业之后,郭老师以自己扎实的专业能力,进入了央视,成为了一名体育新闻主持人。
自己喜欢的事物,带自己去了更好的地方,大概是生活里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吧。
即使这个行业的要求有点反人类。他三点半起床,四点出发,四点半到达,会比要求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到。
他不熬夜,不喝酒,保证休息,让第二天早上录制的时候,嗓子属于最佳状态。
郭老师说:“当进入到工作,自己的时间就不是自己的时间了,应该是属于节目的。得对团队负责,要有很高的自律性和职业精神。主持人 、编辑、灯光、摄影、化妆,都是一个整体。”
央视毫无疑问是个让人羡慕的工作。
每天的新闻主持工作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还有名气和社会地位,但是郭老师觉得通过屏幕去传递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
从主持人向播音老师转型
从主持人变为老师,他说:“我在一个学生的成长阶段,陪伴了他的成长,这是一种心灵的价值。”
郭老师还说,虽然遇到的大多数学生都很调皮哈哈。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叛逆的学生,但是郭老师知道,叛逆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的需求没有被看见,或者被理解。
有个学生的家长十分严格,给他报了很多班,如果不去就会有严厉的惩罚。他的感受不被尊重,简单粗暴的被理解为不想上学。
“你不爱学习,不上进,你只是想玩而已......”无数指责迎面扑来,大概抗争累了,都会选择放弃沟通,沉默不语吧。
心里的痛苦与不满,只能用冲突和叛逆来表达。
这个学生身上的刺越来越多,在学校和老师的冲突更加频繁。
郭老师对他说:“在这儿没有人会一上来就说你不爱学习。”
就像郭老师说的,人的接纳是相互的。
郭老师看见他的需要,听见他的声音,以平等的姿态交流。
陪伴,学习,成长。
他也慢慢的接纳了郭老师。
这个学生从最开始成绩比较糟糕,到取得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合格证!虽然文化课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但最终也考上了云南艺术大学!
从对待学生的态度里,我们能看出来郭老师不一样的一面。
他在教学的时候,有着高的要求,一如在主持新闻节目时的严谨自律认真。
但同时,老师的身份感又不会太过强烈。
郭老师知道大多数学艺术的孩子性格都比较外放,自我感受比较强,以一个强硬的姿态教学,反而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他想做一个带有专业性,能指导人前进的朋友。
这同时也是艺鸣的理念。
END
封面 |郭士铭老师
配图 | 来自郭老师及网络
文字 | 本喵
添加本喵微信,可咨询艺鸣最新资讯,
还有更多艺考资料等你来拿~
推荐阅读
鸣师说 | 收获艺考生“芳心”无数,他就是艺鸣顶级男神!
鸣师说 | 戴宇新:用电影隐藏至深的情节,挖掘学生艺术本能
艺鸣艺考表演大当家—罗百辰专访,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演员!
选择艺鸣 成就梦想
艺鸣艺术培训学校长久以来坚持“学艺做人,立德为先”的校训。自2008年建校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挖掘艺术领域的潜力人才,力求培养出艺术名校的优质生源,立志成为西北影视文化的人才输送基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