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坚守的平凡人——余昌权大叔

中南民族大学,艺考

中南民族大学

2020-6-03 22:51:32 文/卢蓉蓉 图/陈梦

关注

中南民族大学

有那么一些人,不论时间怎样流逝,他们仍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曾动摇。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位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九年的人——楼管大叔余昌权。

在民大学生眼里,他是热心助人的楼管“余大叔”。在民大工作的9年时间里,他共捡到学生价值近20万元的遗失物品,并且想方设法为每一件丢失物品找失主。他曾“感动民大”,也曾是“洪山好人”。在今年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9月入选名单中,他入选诚实守信类好人。而他自己更认可的身份是——15栋教学楼的楼管大叔。

去往采访地点的路上,记者遇到了正在工作的余昌权大叔,他肩上扛着一个足有半人高的板凳,在对一间空无一人的教室做一天中最后的检查确认。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这些,检查每间教室多媒体设备和空调是否关好、门窗是否锁好,另外还负责各个教室钥匙的发放、回收。就是这些平凡琐事,他已经连续干了9年。就是在这9年间一趟又一趟的检查过程中,余大叔在教室里捡到了价值近20万元的丢失物品,并在事后努力寻找失主归还物品。

中南民族大学

15栋一楼值班处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失物登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相机、手机、钱包、MP3、手表、U盘等失物明细。对手机、钱包等价值较高的失物,余大叔在值班室显眼处挂了一块小黑板,标明拾到物品的日期及特征;对无法识别失主的银行卡及钥匙,余大叔则把它们归集到办公桌上,供学生自行认领。在长期的工作中,他总结出一套“招领经验”:若是捡到的手机可以打开,他便根据手机中失主较为亲近的家人朋友的电话通知到失主;若手机设置了密码锁,余大叔就把内存卡取出来放在自己手机里寻找失主信息。余大叔觉得,捡到的东西可能不值钱,但是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失主很重要,所以必须想办法归还。

中南民族大学

上下课间的人员进出高峰期,余大叔在自行车停放处来回巡视,督促同学们把车子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这项工作结束后,余大叔还要赶到各个教室做最后的检查。15栋最高的教室在6层,余大叔经过每一层都要走楼梯。9年的时间里,他爬楼梯上上下下近万次,但余大叔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在民大的这9年里,余大叔每天早上5点半就要到达教学楼,把所有教室门都打开,以便清洁人员做卫生,每天晚上同学们放学后余大叔要挨个检查门窗、空调、多媒体设备是否归置妥当。个子不高的余大叔,遇到窗子不好关的时候,他就站到桌子上从窗玻璃的最顶端将窗子关好。所有事情忙完通常就已经很晚了。因为长时间在教室里狭窄的过道间走动,余大叔常常被过道两旁的桌角磕碰到腿,新伤、旧伤日复一日累加在一起,余大叔笑笑说:“都习惯了。”这话听了让人心中一阵难过。

中南民族大学

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卫生间水管出毛病了,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搭把手。余大叔与民大师生的关系都挺好。他觉得民大的老师、学生都很友善,老师不摆架子,同学们也非常热情。每当有同学或者老师和他主动打招呼时,他都很开心,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同学们这么信任我,我当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当谈到此次的“湖北好人”评选和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时候,他笑着说:“这全都是学生们帮我评的,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余大叔为人平和,待人真诚,以至很多毕业生在民大和余大叔有了感情,在离校前会专程和他道别。

余大叔2004年来到民大,两年后做起了15栋的楼管,一直工作至今。他操着一口地道的武汉话,朴实的穿着、淳朴的性格、普通的工作,他只是平凡大众中的平凡人,却因9年拾金不昧的坚守变得不平凡。而在他看来,自己获得的荣誉再多,也必须坚守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学们对他好,他就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回报学生、回报民大。这也是一名普通老党员对待工作的最朴素的心声。

当你从15栋楼旁走过时,遇见余大叔,叫一声大叔好。在民大坚守九年的他,默默为民大付出的他,值得我们这样尊敬他。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字来源:李艳 邓琦编辑:龙宛苑微信号:scuec1951投稿邮箱:

weixinminda@163.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湖北本科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南民族大学-九年坚守的平凡人——余昌权大叔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