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
老师,现在已经11月底了,2017年都接近尾声了。
是啊,让人不禁感叹,时间是存在的维度,也是存在本身。我们的一切过往、一切奋斗、一切憧憬,都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时间之河。
武老师
团团
今年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事件呀!近期十九大的召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今年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成立25周年呢!
说起这载人航天工程,不得不想起神州一号的成功发射,那可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座里程碑啊!
武老师
团团
听老师这么说,看来老师好像对神舟一号很了解呀,老师能给我讲讲神舟一号主要是干嘛的吗?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一号的发射,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并利用这一机会,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武老师
团团
是呀,那这次发射成功的意义很重大,为中国航天技术进行关键验证,使中国向先进技术大步迈进,让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更加增强了中国自信和中国力量。
1999年11月20日,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凌晨6点30分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 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 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试验过程中,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神舟一号飞船试验过程中,运载火箭和试验飞船性能良好、飞行正常、动作准确,主要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射场设施设备和“三垂”测发模式经受住了实战考核;新建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工作协调,数据处理正确,指挥、控制无误;着陆场系统迅捷高效;载人航天发射组织指挥关系初步确立、运转正常。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飞行试验的各项目的已经达到,实现了中央下达的“争八保九”目标,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文章来源|刘嘉祺整理编辑
图片来源|网络
美编|马仁杰
审核|刘嘉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