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讯传耳来,时闻绕梁去”
白驹过隙,第二届校园媒体文化节落下了帷幕
从发布会的启程,到课宣时的初见
我们经历了两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聆听了一场视听的盛宴
第二届校园媒体文化节来了!满满干货等你来get!(点击可阅读原文)
如今,请各位客官跟随官微君的脚步一起去回顾这场媒体文化节
讲座篇
11月26日晚上7点,在综合楼205,我们邀请到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伟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新闻编辑与采写》的知识分享讲座。
陈伟君教授是暨南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同时兼任广东省记协《岭南传媒探索》杂志副主编,可谓是媒体界的大拿了。
讲座还未正式开始,现场已经坐满了热情的同学们,晚来的同学只得站在教室后面聆听讲座,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是认真听讲,专心看着投影的大屏幕,并不时记下笔记,可见同学们对新闻采访的知识是相当感兴趣的。
陈教授将三年的新闻知识浓缩成两个小时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了最精华的新闻采写知识。什么?你没有去?因为太多人没位置?没关系!接下来,小编就为你“昨日重现”,小板凳快快摆好啦!
陈教授首先告诉我们的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采访时最好别提“采访”两个字,可换为“请教”“学习”等词(悄咪咪地说官微君刚采访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因为用“采访”这个词会使受访者有所介意,特别是在一些负面、敏感的新闻事件采访中。
紧接着陈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采编要领
“
1.采编策划要有创意,胆子要够大。
2.编辑的职责
(1)总体策划;
(2)编辑稿件;
(3)编排版面。
3.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个小时的采访需要五个小时的准备”
4.准备好提问的范围
问题宜多不宜少,20个以上
5.判断新闻信息价值
(1)时新性
追最热点的新闻,亦可以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
(2)影响力
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3)冲突性
保持中立,全面说明争论性;
(4)显著性
通过“名人”效应提起读者的兴趣;
(5)有用性
最实用的贴士;
(6)人情味
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
(7)趋向性
选择对读者现状或今后发展有影响的新闻
比如就业分析、政策等
”
此外陈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新闻信息的采集途径
“
1.发现新闻素材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简捷途径:
参与会议、阅读文件、实地调研、承担工作
读报纸、关心身边每一件小事、注意周围信息的反馈等;
2.工作报告如何改写为新闻消息
(1)大题小做法
对大题材、大主题采用小范围、小题目进行写作
尽量用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
(2)事实说话法
用事实说话,切忌空空而谈;
(3)短句短段法
删除冗长、多余的话,挑选典型事例进行写作
注意语言简洁、段落简单
”
最后陈教授还详细的介绍了新闻稿件的写作和编辑技巧
“
1.标题取胜法:
标题要简洁,使用修辞手法,将核心内容抓到标题中;
2.导语取胜法:
有叙述式、描写式、引语式、提问式、评论式等多种导语,
注意突出主要事实,少写附属事实或细节;
3.结构取胜法:
比如倒金字塔结构;
4.内容取胜法:
内容为王,同时要有图片意识;
5.细节取胜法、角度取胜法等等。
”
最后,就是同学们的提问环节啦,同学们热情高涨,提出了许多问题,陈教授也一一作出了耐心地回答。
▼我们也和陈教授拍了张大合照
▼▼▼
第二届“校园媒体文化节”的第二个晚上同样干货满满,11月27日,官微君为大家请来了“一周进步”的课程总监以及金牌讲师——大牙老师。
“一周进步”是华南区最受青年喜爱的兴趣学习型平台之一,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青年技能教育品牌。
活泼有趣的大牙老师或许自带充满吸引力的魔法光环吧,讲座现场聚集了很多充满期待的同学。
讲座很快就开始了,大牙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她以及她的团队。他们负责运营的“一周进步”公众号是一个大学生教育学习平台,接着她特别强调了运营公众号要清楚它的定位,在定位清晰之后,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内容。
▼图为大牙老师
讲座现场热情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同学们和大牙老师的互动也更加积极。
随后大牙老师正式切入了今天讲的主题内容:新媒体的运营。
首先大牙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所总结的公众号涨粉的原因:一是平台大量烧钱圈住用户;二是粉丝在新鲜感的驱动下关注该公众号;三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草根”借助公众号从普通人成为了“网红”,这种莫名其妙地走红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随后,大牙老师说到,运营者与用户其实就像买家与卖家一样,运营者要做的就是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她总结道:“自媒体是以信任感为基础建立的行为交换体系。”而在广大的用户群体中,最能使其目光停驻的无非是两种内容即“有趣”和“有用”。但是归结起来还是一个不变的理念 ——“内容为王”。
大牙老师接着谈到的重点是要好好把握住“流量红利”,用“流量红利”去置换更多的资源。她以公众号“一周进步”为例,给大家分享了他们涨粉的过程。首先他们主要采用的是资源包涨粉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涨粉快但是掉粉也快。为了实现粉丝的固化,“一周进步”改变了原有的模式,选择了采用干货知识分享的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种模式,“一周进步”最终脱颖而出。
新媒体运营部分的内容告一段落,大牙老师又接着为同学们带来了她们团队精心准备的PPT和PS制作的技巧和心得。精美的设计和绝妙的创意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大牙老师还给同学们讲述了他们团队中四位同事由学员最后成为团队一份子的成长故事。
一直在坚持做的事,一定可以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大牙老师带给我们的启发!
▼图为我们和大牙老师的大合照
声宴
当然,12月3日晚上7点在国际会议厅举办的第三届“声宴”配音大赛决赛也是很让人惊喜的!“与你声约,予我声宴”,现场选手各显神通,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听觉盛宴。经过三轮的精彩角逐,恭喜李诗颖同学获得此次的冠军,梁姗姗同学获得亚军,梁炜明同学获得季军,也感谢参与此次活动的选手和评委们!
▼图为配音大赛精彩瞬间
想要了解更多,请戳下方链接
配音大赛回顾 | 洋洋盈耳,声入人心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第二届媒体文化节结束啦,感谢陈伟军教授和大牙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感谢每一位配音大赛选手的精彩演绎,同时也感谢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媒与时节”,我们明年再见啦!
图片 | 陈欣慧 李翠莹
执行编辑 |陈泫兵 蔡瑞丽 陈晓钰 徐浩天 陈爽
责任编辑 | 张正茂 叶美琪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