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花开日,亦是分离时。毕业生们经历了四年勤恳的学习与工作,总算是要与这大学生涯依依惜别了。在短短的四年中,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中能留下多少值得感慨和骄傲的足迹呢?
郑紫微
即将毕业的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乐观开朗是她的标志,与人为善是她待人接物的方式。从大一的懵懵懂懂到大四的成熟稳重,大学四年,一路走来,她始终以勤奋耕耘、勇攀高峰做为前进的动力,无论是思想、学习还是生活都不断成长。
提升自我,力求上进
进入大学前,她就梦寐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初入大学就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利用课余时间广闻博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同时不断学习身边优秀党员的思想作风,取长补短向他们看齐。思想上以党员标准为目标,提升自我,力求上进。在老师的肯定与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青春梦,共助“中国梦”而奋斗。
大学虽然不同于中学,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但她依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她勤学好问,敢于钻研,不仅能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而且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余时间有计划的安排学习,规划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刻苦努力,钻研每一道问题。同时虚心求教,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学习上主张高标准严要求,刻苦钻研,力争最优。先后通过了计算机一、二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同时身为师范生的她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积极参加了“三山杯”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还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了会计知识,顺利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敢于创新,勇攀高峰
“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歌德的这句话深深的印在她的脑海,鼓起了尝试大胆创新的勇气。在2016年的时候,她和班里的两位同学一起申请了 “几类Gilpin-Ayala合作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的课题创新立项。这一创新立项虽然是属于生物数学的研究范畴,到目前为止,研究的还很少。在她们平时的专业学习中也没有涉及,但她们是想通过申请这样一个关于生物数学方面的立项,更好的突破自我,从而拓宽自己的数学思维,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使自己能够更加全面的学习数学知识。
经过大量阅读了有关生物数学方面的知识之后,她们发现可以通过所学习的微分方程,积分运算方法等知识来解决这一生物数学方面的问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把研究Lotka-Volterra合作模型稳定性的方法推广到Gilpin-Ayala合作模型的研究上,通过一年半的努力研究,计算分析,顺利的完成了这项研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在她自己的不断努力下,获得校发树奖学金,连续两年以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一等奖”、校“三好学生” 荣誉称号、系“学习标兵”并被评为校第五届“十佳大学生”和系“十佳学子”荣誉称号。
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从班级副班长、系党务秘书助理到学生党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珍惜每一次锻炼与展示自我的机会,磨砺自我,发展自我。并积极参加校“储英班”的培训,并在党务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工作上以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她还积极参加“寻访校友·感恩母校·感悟人生”的党支部立项活动,在活动中尽心尽力,认真收集历届校友的资料,精心制作问卷,并积极参与寻访校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实践队的同学们实地寻访校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获得暑期社会实践 “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还充分发挥她的写作特长,撰写活动总结并于2017年5月与郑海锋老师、陈培超同学以及陈策同学在《才智》期刊联合发表《寻访校友立项活动学生学习、就业等方面调研分析报告》。
在大学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通过参加各类的文娱活动让她交到了许多朋友,学会了包容,明白了应该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在工作上与同学们集思广益,擦出思维的火花;在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他人的榜样,为同学们耐心辅导,答疑解惑;在宿舍里、在朋友间,能和睦相处并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与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师恩难忘,闽院情深
又是一年桃李季,当毕业的钟声就要敲痛心门,敲起离愁的时候,她深深难忘在母校留下的成长一页。师恩难忘、母校情深。感念闽院、感念老师、感念同学,是这所以福州母亲河命名的学校让她成长进步,让她拥有了永远的精神家园,母校是梦想起行的地方。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珍惜新时代、珍惜青春,
勉力向上,和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指导老师 | 周少锋
文案来源 | 数学系
本期编辑 | 全媒体中心 田阿莲 吴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