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品德
名师档案
蔡永奇,中学高级政治教师。1994年~2010年,在东莞连续16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
关心时政热点
懂得运用观点去分析
在依据考纲,把所有知识点看一两遍,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关注时政热点。
要关注与中考考点、教材重点、学生实际有关的时政热点和当地的重大事件,对每个时政热点和每个重大事件,都要列出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点,知道与教材哪些知识有联系,懂得运用教材哪些观点去分析。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把做过的题目复习一遍
列举易错点、盲点,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如把集体主义、合作、团队精神归在一起,把珍爱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权归在一起。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考前一个月冲刺不适宜用“题海战术”,做适量典型题,提高答题能力。同时,把以前做过的题目再复习一遍。关注曾答错的题目,加深印象,提高答对率。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前需要再一次浏览一遍重点内容和易错点、盲点。
谈化学
名师档案
杨泉泉,东莞中学初中部化学科科组长,了解中考试题基本特点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未找到解题方法之前要审题不止
从历年试题来看,中考化学试题有较好的延续性。题型仍然是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能力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五个题型,各大题的小题数与分值保持了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基本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5%,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3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5%。
要注意题中的关键字
提高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在未找到解题方法之前要审题不止,即使题目容易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审题时要注意题中的关键字眼或明显具有指向性的字眼,要着重了解: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题中给出什么条件;题中隐含什么条件;题中要求回答什么内容。
关注生活把握热点
化学来源于生活,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地震后水的净化、消防安全常识等。与此同时,也要关注与这些内容结合比较紧密的题型。
例如,实验探究题主要取材于实验情景、日常生活情景和社会问题情景等,在复习阶段尤其要关注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栏目,重视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谈物理
名师档案
崔连湘,东方明珠学校初中物理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说理类问题
中考调研暴露出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弱项是文字说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类题失分较多。怎样弥补同学们的这些不足,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后续的复习中除了按上面说的回归教材外,还应着手做的就是要进行专题训练。同学们应把实验探究、综合题等说理类问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这类问题应该从那些角度去思考。中考碰上原题的可能性很小,背答案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要训练自己组织语言,自己说、自己写。
名师档案
徐福安,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任教于东莞市华南师大嘉玛学校。
关注热点模拟练兵
年年中考年年变,但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些主干知识仍然是每年中考热点。通过收集和挖掘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
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核试验)。
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
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
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做仿真练习的时间可安排在6月上旬至中考前两天,这一轮复习的时间不长,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近年来,中考对解题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徐福安表示,提高答题规范的要求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科学地说理和准确地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学生可以依据近5年来的中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结出解题规范化的一般模式,提高得分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