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法
单元复习是我们常用的复习方法之一,它有易操作、重点突出、训练扎实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和单元检测卷子相结合,所以我们首选的方法就是单元复习。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单元复习内容
就一个单元来说,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它们进行分类,有所侧重。
一个单元需要复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分类:
积累方面的:包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
阅读方面的:包括课文内容、课文的中心、重点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课文文后的重点题目等;
有关习作方面的: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基本上老师都会给写作的主题框架,需要自己去填充内容。
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每单元前的课文导读就给出了单元重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这个单元重点为主线来贯穿整个单元的课文复习,把每篇课文的内容、中心、重点段、文后的重点题目有机的结合起来。
考点一:字音字形
重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多音字组词、选择正确读音等题目都是易考题,在记忆多音字的时候,要根据字义去理解记忆。对于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要重点记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易混声母(l/n/r等)。
对于要求会写的字要书写规范。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考点二:词语
1.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作解释。
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4.注意词的褒贬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判断词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
⑴加点字写出(或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一词多义。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⑷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或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
除了词语解释,易考点还有词语搭配。
注意搭配是否符合习惯,还要注意近义词意思上的细微差别。
常见题型:
⑴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⑵将前后搭配得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⑶选择正确的词语。
⑷将下列词语分类。
⑸按要求写词语。
⑹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⑺按顺序排列词语。
考点三:句子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正确地用词造句。
句子常见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1.按要求造句。
给定的词语或关联词,或一定的句式。
2.仿写。
一般结合修辞一起考,多出现在小学中低年级的考试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根据要求去写符合修辞的句子即可。
3.修改病句
此类题目多出现在小学中高年级,而且在中学的语文考试中也是重点,所以一定要重视。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⑴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
⑵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换合适的词语
⑶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
⑷语序混乱→调整语序
⑸前后矛盾→改或删
⑹重复罗嗦→删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错误,或是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4.扩句缩句。
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
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5.变换句式。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
“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提示语、人称转换);陈述句和反问句(小高年级重点)。
考点四:课文、积累
常见题型:
1.默写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尤其是一些古诗、重点课文(描写比较优美、精彩的课文;名家名篇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
2.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及表达方法。
把上课老师让记的笔记复习好,熟知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有些单元侧重写作手法的也要注意,比如说明文中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叙事文中的“写作顺序”,写景的课文用到的“移步换景”等。
3.体现自主性、个性的问题。
比如,根据学过的某篇课文,写写自己对某方面的建议,或者是写个标语(多见于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主题)。此类题目基本上语言通顺,表达内容积极向上,符合主题要求即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