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正是读书时。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包括第二期“工院朗读者”、“我读我的中国”主题团日活动、“知网研学校园行 公益学术大巡讲”公益讲座。
第二期“工院朗读者”
机械与自动化系 王凯旋《革命烈士书信》
机械与自动化系 伊杨 《天气》
轻工化工系 冯小雪 《紧握你的右手》
“我读我的中国”主题团日
冶金与工业设计系 20级汽车检测与维修1班
新能源系 19级电子商务五年高职班
经济管理系 20级民航2班
“知网研学校园行 公益学术大巡讲”
图书馆概况
读书小故事
马克思“啃书本”
马克思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也是世界公认的大学者。他生平著作极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哥达纲领批判》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和学术生涯中,始终都与书为伴,好学不辍。19世纪中叶的欧洲,曾流行着一种“自白书”的文字游戏,通过其中各项的回答,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和爱好。在“您最喜爱的事”一栏中,马克思清清楚楚地答道——“啃书本”。由此可见,读书在马克思的一生中,已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朋友李卜克内西在回忆马克思时曾说:“学习!学习!这就是他经常向我们大声疾呼的无上命令;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榜样。”
毛主席爱读书——毛主席的5点读书秘籍
一、积学贵有恒
长沙求学时他曾写过一幅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二、书要反复读
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他对自己喜欢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共产党宣言》他就看了一百多遍。《红楼梦》他至少读过10种版本。《史记》、《资治通鉴》他通读过数遍。
三、广收博览
1957年10月,他曾给秘书林克写信说:“要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
四、系统钻研
他曾说“如果我们读书只是逮住什么看什么,随意翻捡,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最后结果只能是“烂席片”。”
五、勤动笔墨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过的法国人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一本书中,毛泽东批注达12000多字。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他留下了27604个字,这些批注,就是他读书心得的真实记录。
习近平: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带一箱子书下乡
1969年,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开始知青生涯。曾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回忆有人扛箱子时,拿了习近平一个较小的箱子,以为轻松一些,结果在路上还是落在了后面。等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的沉。他后来才知道,那个箱里面装了一箱子书。
——央视新闻时政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
田间地头看字典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中国有梦 青春无悔——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侧记》
思考“生存还是毁灭”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
图书馆是一个极好的去处
希望同学们借着“世界读书日”的“东风”
乘着图书馆这艘载满书籍的船
扬帆远航
图文来源|院图书馆 邰文静
后期编辑|院党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3393475714@qq.com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