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迎庆建校70周年,回首校史,展望未来,承前启后。有三益斋主人郑福田先生造诣高深,关心学院,遂邀作此赋。现予以全文刊载,以飨广大校友。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赋
原野华英①,人文炳蔚②。倚青山之高标③,养商院之佳气④。由兰蕙⑤之香余⑥,知德能之修既⑦。九畹之期大成⑧,园丁之望深慰。乃知欣流济津⑨,学勤为先;怀宝剖和⑩,业精为贵。
自昔红城建校,青城继武。三校归一,更张旗鼓。诸生抱立雪之心,乃敬乃诚;双师秉振铎之旨,载培载树。七万株木已参天,七十年汗犹润土。
方其习贸易,研流通,学财会,务金融。术探商科之秘,理执经济之中。乃有餐饮食品,誉来海澨;艺术设计,巧夺天工。谙资讯则见微知著,言旅游则原始要终。
至于知行一合,工学两适。产教互联,学用无隙。中高本彻地接天,立交桥度阡越陌。建国优院校以示范,藉产业学院以振翮。若夫风送书声,叶移桂魄。嘉树轩轩,广场煜煜。览长廊则有品皆珍,学大师则随心乃亦。况有商贸职教集团,首开先河;中外合作项目,广纳甘泽。
惟是教学相长,时境并谐。探讨深入机理,践行超越书斋。开四面之青春,纵六合之高怀。于是景行培风,坚实硕果;和信蕴秀,正道长街。亭称致远,为山者资于一篑;松名弘毅,励志者重乎微阶。精进无涯,心心从一艺,其艺则工;创新未已,人人尽一职,其职则佳。
学子之入也,有泽涵濡,有膏布濩。取精用宏,明规中度。及其出也,崇德发扬,巧思建树。百艺昌蕃,殊才展露。若其初心不负,佳境得遇,接光太阳,禀烛幽暮。必也挂云帆济沧海,成伟业报春熙。以鲲鹏之逍遥,证母校之所赋。
三益斋主人郑福田撰于2021年5月1日
注释
①华英:光耀,光彩,文彩,精华。
②炳蔚:形容文采鲜明华美。《清史稿·艺文志一》:“海内从风,人文炳蔚”。
③高标:泛指高耸特立之事物。
④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亦泛指美好的风光或清雅的气味。
⑤兰蕙: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
⑥香余:余香。
⑦修:修养、养成;既:已经,完成。
⑧《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或曰田之长为畹也。”畹,十二亩。九畹,言地极多。屈原在《离骚》中有“滋兰九畹”之语,故后用为咏植兰之典;九畹之期大成,言学校寄望于学子,期待其学业大成。
⑨欣流:喜欢在河流中搏击风浪;济,渡过,津,渡口。欣流济津指喜欢搏击风浪,抵达彼岸。此句主要指学子。
⑩怀宝:怀璧,拥有宝物,喻自藏其才,怀才。剖和,剖开和氏璧。典出《韩非子·和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此句主要指教师有才能,且得到充分发挥。
红城:乌兰浩特市。
青城:呼和浩特市。
继武:谓足迹相接。武,足迹。比喻继续前人的事业,亦比喻事物相继而至。
三校:学院前身,原内蒙古商业学校、内蒙古粮食学校、内蒙古工业美术设计学校。
更张:改施弓弦,重新张设,比喻变更或改革。
立雪:北宋儒生杨时、游酢往见其师程颐,值颐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已盈尺。事见《宋史·道学传二·杨时》。后以“立雪”为敬师笃学之典故。
振铎:本义为摇铃,后来有警示、号令之义。铎,有舌的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
执中:持平,不偏不倚。《尚书·大禹谟》:“维精维一,允执厥中。”
海澨:海滨。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且泛桂水潮,映月游海澨。”宋陆游《书叹》诗:“伏枥天涯老,吞舟海澨横。”
资讯:信息技术。
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原始要终:指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出自《周易·系辞下》。
国优院校: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共评出200所。
翮:鸟羽的茎状部分,中空透明。亦指鸟的翅膀。振翮,形容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发展腾飞。
桂魄:古代传说月中有桂,《尚书》注谓月轮无光之处为“魄”。
乃亦,意思是“也同样”。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
六合:六合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景行:本意为平坦的大道,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此处指景行门。
培风:乘风。此处指培风楼。
和信:和:协调团结,融洽;信:诚实不欺。此处指和信大道。
蕴秀:聚集灵气,孕育英才。此处指蕴秀路。
致远:即致力于远大理想。致远亭建于1992年,2009年搬迁至新校区。
弘毅:宽宏坚毅;刚强,勇毅。弘毅松栽种于1982年,2009年校区搬迁后移植至新校区。
泽:本义指水或水草积聚的低洼地方,后引申指土壤中的水分,又引申指雨露。涵濡:滋润;沉浸。
膏:膏泽。滋润作物的及时雨。布濩:遍布,布散。
取精用宏:从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百艺昌蕃:百艺:各种不同的技艺。《幼学琼林.卷四.技艺类》:“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昌蕃:昌盛繁荣。
秉烛幽暮:秉烛:持烛、燃烛。《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幽暮:傍晚、晚上。秉烛幽暮:形容在晚上持烛、燃烛以照明。与焚膏继晷义同,比喻夜以继日。
春熙:春日融和的光辉。老子《道德经》:“熙来攘往,如登春台。”
赋:给予。
供稿| 宣传部
编辑 | 魏 泓
审核 | 魏晓颖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