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⑤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2012年11月14日现场确认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单独考试: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 年以上,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同时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原工作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独考试一般只招收与浙江大学签有协议的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培养考生。凡要报考工学、农学、临床医学的考生,只能报考相应的专业学位)。
3)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或3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工作5年或5年以上;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2年或2 年以上,由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
4)法律硕士(非法学JM):符合全国统考考生报考条件,同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要求考生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法律硕士(法学JM):符合全国统考考生报考条件,同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要求考生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5)全日制专业学位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按照教育部有关“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拟在金融、税务、国际商务、法学、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工程、航天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生物工程、农业推广(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养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兽医、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艺术等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详见招生目录)。报考条件、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同全国统考。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物价部门核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取相关培养费。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根据各自要求可以在复试合格的前提下接收推免生(除软件工程等个别专业外,免交培养费)。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的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参照相对应的科学学位学科情况。
六、欢迎跨学科报考研究生,跨学科报考的考生请仔细阅读所报考专业的备注说明。
七、报名方式:全部实行网报[包括免试生、统考生(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联考生、单考生(含强军计划考生)、专业学位考生],按网上要求输入考生报考信息。上线考生来我校参加复试时到研招处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应届生出示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往届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同等学力考生出示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四级英语证书原件、专升本成绩单等;单独考试考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专家推荐书、原单位同意委托培养证明等。领取报考资格审查表后到各报考学院参加复试。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八、报名时间和地点:
10月10日至31日,网址:http://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
11月10日至14日,已在网上报名的考生凭身份证、学历证件和报名号到全国各地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各地有报名点的高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理拍照、缴纳报名费等手续(拍照缴费点与考试点必须相同);杭州地区报考我校的考生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拍照和缴报名费。报考我校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考生、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生、美术学、设计学和单独考试考生(包括强军计划考生)全部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拍照和缴报名费,同时必须在浙江大学参加考试。
九、考试时间: 2013年1月(具体日期由国家教育部定,以准考证上所定日程为准)。
十、外语听力在复试中进行。
十一、浙江大学从07年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建立起以科研为导向、导师负主责、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施行激励机制,使得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潜力,获得更多的机会。科学学位非在职考生均免交培养费。
十二、报考咨询: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杭州浙大路38号, 邮编:310027,电话:0571-87951349。Email:yjsy-zsb@zju.edu.cn,本目录查询:http://grs. zju.edu.cn/zsindex.html
关于您所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可向各院(系)研究生科咨询(区号0571):
学院名称 | 电话 | 电子邮箱 | 学院名称 | 电话 | 电子邮箱 |
经济学院 | 87951474 | flh@zju.edu.cn | 生工食品学院 | 88982192 | shjfeng@zju.edu.cn |
光华法学院 | 86592723 | Zdlihua2008@163.com | 环资学院 | 88982448 | mqwang@zju.edu.cn |
教育学院 | 88273714 | jyxy36@zju.edu.cn | 生仪学院 | 87951585 | qhuang@zju.edu.cn |
人文学院 | 88273199 | Zhl310@zju.edu.cn | 农生学院 | 88982937 | yjsk.cab@zju.edu.cn |
外语学院 | 88206251 | Xyj301@zju.edu.cn | 动科院 | 88982949 | zrwang@zju.edu.cn |
理学部 | 87952309 | lxyxjf@zju.edu.cn | 医学院 | 88208116 | xulingxiao@zju.edu.cn |
生命学院 | 88206488 | yongw@zju.edu.cn | 药学院 | 88208418 | huangpf@zju.edu.cn |
机械系 | 87951931 | songxy@zju.edu.cn | 管理学院 | 88206822 | angeljan@zju.edu.cn |
高分子系 | 87951592 | shentong@zju.edu.cn | MBA中心 | 88206813 | hqsong@zju.edu.cn |
电气学院 | 87951691 | eegrs@zju.edu.cn | 公管学院 | 87953821 | yanghr@zju.edu.cn |
建工学院 | 88208680 | ccea_graduate@zju.edu.cn | 传媒学院 | 87953990 | yoyolan@zju.edu.cn |
航空航天学院 | 87952899 | Yjq1108@zju.edu.cn | 光电系 | 87951869 | wangxp@zju.edu.cn |
能源系 | 87952340 | cmee_chl@zju.edu.cn | 控制系 | 87952369 | whxu@iipc.zju.edu.cn |
材料系 | 87952876 | mse_edu@zju.edu.cn | 海洋系 | 88208889 | machh@zju.edu.cn |
化工系 | 87951502 | seasonrcj@zju.edu.cn | 思政部 | 88273165 | fxyhong@zju.edu.cn |
信电系 | 87951572 | Info_yjsk@cise.zju.edu.cn | 软件学院 | 0574-27830706 | Renhb8@126.com |
计算机学院 | 87952168 | chenli@cs.zju.edu.cn | 研招处 | 87951349 | yjsy-zsb@zju.edu.cn |
注:理学部设有5个系,数学系:87953834,handong67@zju.edu.cn; 物理系:87953259,phychenx@zju.edu.cn; 化学系:87951352,huangzhenzhen@zju.edu.cn; 地科系:87951336, zhjl@zju.edu.cn; 心理系:88273337, xhl@zju.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