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研究方向
1、现代设计方法
本研究方向旨在开展现代设计方法在特种车辆上的应用研究,以达到极大的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设计水平的目的。尤其是CAD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可靠性设计技术、仿真技术在特种车辆行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车辆动力学
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发动机的功率利用;传动系统的起步和加速性能;行驶的平顺性;车辆的振动和传动系扭振等。本方向拥有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动态模拟实验室”,可进行各种车辆整体系统及零部件的动态负荷模拟实验。
3、车辆电子电气技术
车辆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是新型车辆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方向主要进行车辆综合电子系统、车辆的状态监测与控制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4、计算机仿真与可靠性研究
本研究方向着重解决车辆总体性能方面在正在研制或已定型的项目中的理论问题。为提高总体设计的层次,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以求完善总体性能的仿真技术,进而逐步组合形成虚拟样机技术。
5、车辆散热系统研究
本方向主要从事高效紧凑散热器、自动清洗空气滤清器、新型高效冷却风扇和乘员舱空气调节系统等车辆及动力装置散热系统方面的研究、研制及开发。
七、考试方式
初试政治、数学一、英语三门基础课由国家统一命题。现代设计方法、车辆动力学、计算机仿真与可靠性研究三个研究方向初试专业试题为《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车辆电子电气技术研究方向初试专业试题为《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邱关源主编);车辆散热系统研究方向初试专业试题为《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华自强主编)。
复试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的复试内容组织差额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专业课复试方法:初试时参加《理论力学》考试的考生复试时加试《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克坚主编),初试参加《电路》的考生加试《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孟尝、杨素行主编),初试参加《工程热力学》的考生加试《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张也影主编)。
通讯地址:北京市969信箱33号
邮编:100072
招生联系人:黄丽霞
电话:(010)83808676
网址:www.网址未加载
E-mail:hr@网址未加载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2012年考研成绩查询,2012考研分数线,考研调剂,研究生招生简章等考研资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