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肇始于1952年华中农学院设立的外语教研室。1983年国家农业部多部委联合建立了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培训中心,承担国家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任务。1993年公共外语教研室和外语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外语系,2008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
学院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并设有英语和商务英语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实施“英语+”复合型/复语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点。
学院设有外语教育研究所、农科学术英语研究中心2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以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国别与区域暨世界农业文化研究中心4个院级学术研究中心,英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学教研室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院教师潜心育人,教学能力卓越,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16项,其中国家级8项。2位教师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建成在线开放课程8门,其中,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1门、省级一流线上课程3门。
人才培养
倡导导师导学
学院学风扎实,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四年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专业思想与人生目标。
坚持育人为先
学院坚持“五育并举”的全人培养理念,育人效果良好。近年来,学生英语专业四级(TEM-4)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40多个百分点,优秀率达到24%;近五年100多人次在英语演讲、阅读、翻译等学科竞赛中获奖(省级以上奖励48项);学生设立的公益组织“ET讲堂”受到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学院主办的“校长杯”“外语文化节”等大型英语竞赛类活动和开设的“镜灵剧社”“达人舞团”等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拓宽国际视野
学院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出国(境)交流、提供国际会议语言志愿服务、指导“模拟联合国”“国际志愿者联盟”、参加“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班”、推荐国际组织实习等形式,助力学生“看世界”和“走出去”,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人才培养满意度高
根据“麦可思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英语类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为100%,教学满意度高达98%,英语类专业是全校学生与教师交流度最高、对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最高的专业。
专业设置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商务英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毕业前景
(升学高校)
(就业去向)
杰出校友
李梦圆
2006届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外交部,多次陪同领导人出访担任随行翻译,并担任两会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工作。现任职中国外交部驻美大使馆。
周明
2009届商务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2009年考入外交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时讯》栏目责任编辑。
邓雷
2009届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2009年—2017年任职于亦邦国际物流集团,担任集团内控经理,海外常驻阿联酋迪拜、沙特多年,负责区域进口履约通道开拓及运营。2017-2020年,任职于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担任物流工程师。202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现任关务专家。
魏丹丹
2010届商务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2010年考入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支部副书记。
刘学
2012届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2015-2019年,就职于法国迪卡侬集团,担任分公司总经理。现就职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担任零售管理经理,负责零售业务部直营零售业务,搭建起华为直营零售体系,建立华为第一家全球旗舰店,并推广至西欧等区域。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华农就是一个能变化气质的地方。在这里涵养人生、修德进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疑是光荣而幸运的。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做一个中西对比、古今贯通、德业双修、言行相掩的外语人。如此,方为国之大幸、家之大幸。(覃江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 | 外国语学院
排版| 王楼
审核 | 招生办公室 张进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