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
管理学院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7-59367318
学院网址:http://em.wtu.edu.cn/
▼
▽
点击查看学院介绍视频
WTU
学院简介
01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始创于1985年,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博士52人(在教师中占比68%),博士生导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阳光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兼职教授5人,1人入选武汉3551人才项目,企业家兼职教授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学院还拥有一批国家项目及课程评审专家和一级学会常务理事等学者。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是学校博士点建设学科之一。工商管理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前25%,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排名前40%(全国第91名),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
学院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类6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个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类3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类1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并于2019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被评为湖北省战略新兴建设专业,并于2020年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多个实验与实践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获中国纺织协会教学成果奖3次,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近年来,本科生连续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多次在全国电子商务“三创”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获奖。一批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2次获评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研究生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1项、省优秀硕士论文6篇,在IJPE、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学报、情报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学院拥有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1项;获国家级社科政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类教学科研奖26项。近年来,学院教师相继发表ESI高被引,SCI一区论文,在NRL、EJOR、IJPE、IJPR、AOR、JKM、IJKM、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报、管理工程学报、情报学报、科研管理、管理评论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教材20余部,其中国家级教材2部。
学院于2020年成为商学教育国际认证协会BGA正式会员,标志着我校商科教育在国际认证和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霍姆格兰学院、美国佩斯大学、孟加拉国东南大学、法国和香港等高校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及联合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每年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输送优秀博士研究生,并为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多名留学研究生。
WTU
教学科研平台
02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企业决策支持研究中心介绍
一个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数据和知识驱动的企业决策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研究、产业规划与制度设计、新型智库等深度融合的企业决策支持创新基地,推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科提升、科研创新、教学改革等创新性发展。
两个途径:企业决策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研究
三个面向: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社会服务
四轮驱动:数据驱动、信息驱动、知识驱动、智慧驱动
五个原则:问题导向与决策理论结合、数据挖掘与数据资源结合、知识管理与新型智库结合、应急问题与持续关注结合、社会福祉与市场价值结合
六个方向: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商务智能与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流程优化、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政策研究
企业决策支持研究中心目标
以制造业(纺织)和高端服务业为突破口,以知识管理为理论,通过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驱动,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投入目标:
(1)116队伍:一个管理团队、一个基地学术委员会和六个研究团队;
(2)50万元经费:争取上级管理部门、学校、团队等经费每年不少于50万元;
(3)10个独立空间与IT设施:独立、开放的研究空间、满足决策支持的网站和IT设施
成果目标:
(1)承担国家、省市和横向项目每年不少于6项;
(2)项目经费每年不少于60万元;
(3)获奖每年不少于2项;
(4)高水平论文和著作每年不少于12篇。
社会服务及影响目标:
(1)为政府、制造业、服务业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每年不少于6次的决策支持服务;
(2)促进教学改革和在线资源建设每年不少于1项;
(3)社会推广每年不少于12次;
(4)社会影响显著:论文下载和引用提高。
发展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与突破,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入与活跃。
WTU
专业介绍
03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206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行业背景: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当代全球最先进企业面对困难、持续发展、突破创新的最重要武器。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特斯拉汽车、苹果、Google等国内外“大厂”都不惜重金配备了最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任何专业皆可HR”的人事管理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对拥有大数据分析技能并配备人文科学精神的新型HR专业人才的极度渴求。根据德勤管理咨询报告分析,近五年来,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HR专业人员的数量增长了242%。
专业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建设需要,“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和大数据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理论,熟悉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新格局,掌握大数据应用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能力,具有较强商业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数据调研与分析能力,能够在不同行业背景、企业规模、组织文化背景下帮助企业和组织开展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能逐渐成长为企业高级商业合作伙伴或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要求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经管类基础专业知识,夯实人文科学素养的地基;同时达到“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三个维度的进阶要求。具体来说,专业化是指理解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部基本理论、实践技术与经典案例,具备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的关键KSAs(即知识、技能、能力);数字化是指掌握当代先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具备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国际化是指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上高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商、情商以及社会沟通能力,具备扎实的跨团队、跨部门、跨组织、跨文化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8人,并担任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学会理事、国际期刊审稿专家、国际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学会会员等学术职位。我院在去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排名湖北省属高校第1名,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主要支柱学科之一,本专业老师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本院管理科学一级学科在今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同样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1名,这为本专业在深化培养学生数字化知识技能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知识技术支撑。
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SPSS软件及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领导科学与艺术、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与同类院校培养的学生相比,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就业率高、薪资起点高、职务提升快等特点,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季本专业老师专人对口全流程辅导学生求职就业。
由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企业成功的决定性作用,本专业学术就业前景广阔,职业生涯道路宽广。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中外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其他非盈利组织等,从事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才培训与开发、员工素质测评与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企业文化与行政等工作,担任招聘专员、人事专员、行政助理、人力资源主管、人力资源经理、HRBP等职务和角色。
近几年已毕业的学生入职的单位,包括上海市国税局、广州市国税局、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武汉铁路局、广州航道局;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平安、小米公司、中建三局、碧桂园地产、武汉地铁、安踏体育、劲霸服饰等知名企业。有相当比例的优秀学生出国深造或考取研究生,比如英国的利兹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等。
工商管理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备国际视野及较高英语和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工商管理工作或国际商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的实际培养方案设计与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国际商务背景+专业外语+实践能力”为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管理实践,尤其强调管理技能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训练。在素质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现代工具运用能力。
本专业现有教授和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2人,拥有阳光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
主要课程:
管理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公司治理、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商务英语、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因良好的管理学背景、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业前景乐观,择业挑选范围大,许多毕业生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京东、拼多多、海康威视、绿地集团、爱仕达电器、雅莹集团、波司登服饰、森马集团等知名企业及一批外资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也有相当比例的优秀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比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华大学等。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涂晓春,153****3476
相关图片:
▲学生三创赛获奖
学生创业大赛获奖
▲学生企业运营仿真赛选拔
▲校友企业上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一、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商务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企业信息化等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实施、维护等技术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等基础理论,具备大数据、商务智能、信息系统、互联网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房地产、银行、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从事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互联网产品、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点: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高度融合大数据、商务智能、互联网产品研发等新兴信息科学的知识,以造就“能就业”、“敢创业”、“会创新”的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以及面向企业决策的大数据、商务智能应用技能,通过大量严格的实习实训等实践学习,结合理论知识的传授,培育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毕业生能承担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运维等各类企业信息化工作。
二、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担任大数据分析师、商务智能工程师、互联网产品工程师、信息系统研发工程师、网站设计师、web前端工程师、web全栈工程师、企业情报分析师等职务,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也有部分毕业生独立创业。
历届毕业生广泛分布于IT企业、商业部门、物流企业、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不少学生获得了知名企业的高薪青睐,如南方航空公司总部数据中心、淘宝、迅雷、交通银行武汉分行、武汉钢铁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国铁通湖北分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浙江苏泊尔制造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供物流企业集团等,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分布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知名高校。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创业管理、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概论、互联网产品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支付与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络营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跨境电商等。
电子商务
一、行业背景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习近平
“别以为电子商务只是虚拟经济,事实上,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带动了实体经济。”——李克强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比尔﹒盖茨
互联网时代,以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业态迅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电子商务早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就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二、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技术、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商务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经济学、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等基本理论,具备电子商务的技术、运营、网络设计、程序设计、经济贸易、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点:
(3) 就业方向:
技术岗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数据分析、网站设计、APP设计、UI美工设计等IT职位。
管理岗位:电子商务运营经理/主管、电子商务策划、信息系统项目经理、电商产品经理。
营销岗位:网站推广、搜索引擎营销、网上客服、网络营销员、跨境电商专员、国内电商贸易专员等。
创新创业:移动电商、微商、淘宝网店、“创意、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等。
三、我们的优势
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始创于1985年,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于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学院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建设单位。电子商务专业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在专业竞赛和实训中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锻造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
优质的师资力量——现有在岗教师21人,教授和副教授12人,博士比例达到90%,多人具有海外学习背景,拥有楚天学者(2名)、湖北省名师等各类专家和“物流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本专业老师主持国家自科、国家社科共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5项,获得的科研项目和奖励均排省属高校前列。本专业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拥有湖北名师和湖北名师工作室,《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获批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
丰富的电子商务实训和专业实践——由学校正式批准成立大学生创新电子商务园分区和学生实践社团“IT千里协会”,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培养了学生优秀的动手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历届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均获得国家级奖项等优异成绩、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湖北省三等奖,在“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同时,与国内多家知名电子商务公司有长期的电子商务实践合作关系。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坚持“面向中小企业需求,侧重电子商务工程方向,提高综合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依照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对从事电子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与工程能力的要求,着力于“3+1”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历届毕业生广泛分布于IT企业、商业部门、物流企业、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不少学生获得了知名企业的高薪青睐,如南方航空公司总部数据中心、今日头条、淘宝、迅雷、交通银行武汉分行、武汉钢铁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国铁通湖北分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浙江苏泊尔制造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供物流企业集团等。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比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
四.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和JSP)、Python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商务数据分析、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计算机网络、最新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支付与商务安全、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跨镜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济学、创业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
▲学生获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国家二等奖
▲教师获得国家级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
▲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党支部书记高级研修班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侯德林
电话:155****9529
邮箱:houdelin@163.com
物流管理(智能物流决策优化方向)
专业代码:120601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和特色:
物流管理是以物的流动为主线,实现企业内部和供应链整体管理优化和提升,以更低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价值的一门学科。企业财务着眼于资金流,企业IT关注信息流,而我们关注的是物流。沃尔玛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苹果的卓越依赖的是供应链的完善与快捷;京东成功的关键点是自营物流和仓储。
武汉纺织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掌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以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流系统管理与运作能力、物流系统工程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与运作管理能力,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2008年,“物流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成功获得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2014年,本专业教师主编教材《现代仓储管理与实务》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016年,本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试点班;2019年,本专业所在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系被评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本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所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
本专业的特色是紧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强化物流管理在现代供应链中的创新与应用,通过高效的物流活动将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高供应链管理和智能物流决策协同优化水平。
主要课程:
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采购学、管理统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仓储管理与实务、运输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案例分析、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建模与仿真、物流运作管理、库存管理、博弈论、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物流英语。
师资力量和成果:
本专业目前在岗教师14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比例达到90%,多名教师具有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其中1人被聘为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物流工程工作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理事,并获得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1人被聘为湖北普罗劳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1人被聘为湖北省物流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物流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部物流特委会编委、鄂州临空物流发展中心特聘专家,1人被聘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社科基金2项,武汉市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发明三等奖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优秀奖4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5项。
人才培养效果:
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湖北省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教育部官方认定的57项学科竞赛之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省级奖、“百蝶杯”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供应链大赛三等奖、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物流实践赛一、二、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湖北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多个奖项和项目立项。陈亚男同学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三等奖,孙舟同学和周涛同学授权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艾梓怡、付琴等同学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项,另有多名同学发表相关期刊论文,其中沈嘉杰同学在CSSCI来源期刊《教育科学》发表学术论文。
学生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因良好的管理学背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每年就业率高达95%以上,遍布国内大型物流、电商企业和知名企业物流部门(如德邦物流、九州通物流集团、招商局物流集团、宝供物流集团、顺丰物流、心怡物流、中国电信、中国农行、良品铺子、太平鸟、波司登、浙江森马、劲霸男装等)以及海关港口、政府机关等单位。自2009年以来有多位毕业生担任德邦总部和分公司7级以上高管,2009届毕业生张聪创建湖北晓葱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届严小刚毕业不到一年即担任大道物流分公司经理, 2012届毕业生罗赛、孙志雪、许俊奇先后担任心怡科技分公司经理,2013届毕业生杨荣已担任湖北云商云仓公司副总经理,多位学生经过锻炼走进了基层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岗位,其中2009届毕业生吕俊杰同学已担任共青团宜都市委书记。
本专业设有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点,每年也有很多本科毕业生考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或申请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继续深造。其中2011届毕业生严露同学和2013届毕业生程培阳同学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2010届毕业生乔娟已从英国知名大学博士毕业。2015届的两名同学成功拿到offer到加拿大和英国进行深造。
▲本专业学生到普罗格物流公司参观实习
▲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学生课外活动—健身操比赛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晓刚 教授,博士(后)
电话:134****9160
邮箱:caoxiaogang1982@网址未加载
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120202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企业需求状况:
“世界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
——惠普前总裁孙振耀
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就在于“营销”有助于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营,与人打交道的经验积累也有助于人员管理。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更容易进入各行各业的高级管理层。
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企业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营销类人才未来几年需求量仍然热度不减,由于高素质营销人才的培养数量一直不足,经过“市场营销”专业训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具备先进的跨国营销思维、掌握了现代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和国际商务管理技能、拥有熟练的英语沟通交际能力的营销人才将成为营销行业的中流砥柱。
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及互联网环境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 强调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顺应市场营销与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学科融合发展的潮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开拓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掌握营销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营销管理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能在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品牌管理、客户管理、渠道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策划、市场研究等工作。
(2)专业教育特色:
本专业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行为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营销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在国际商务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在专业实践和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素质教育方面培养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毕业生能承担企业商务活动中的各类营销工作并具有国际商务、互联网营销领域的优势。
(3)就业方向:
>>>销售岗位:
销售代表、业务拓展专员、渠道/分销专员、客户代表、商务专员、国际商务代表、外销员、跨境电商专员。
>>>市场岗位:
市场营销专员、产品/品牌专员、市场通路专员、市场企划专员、促销督导、网络营销策划。
>>>零售岗位:
商品采购主管、储备店长、商店运营主管、电商产品经理、客户服务专员。
专业优势:
>>>优秀的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教授和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6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近年来,本专业老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1项,主编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7本。
>>>注重专业实训与实践。
本专业拥有完备的就业实习基地,并成立学生实践社团“市场营销协会”,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专业竞赛。多名学生曾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亚太地区流通业模拟经营决策竞赛、湖北“清江野渔”营销策划大赛、“周黑鸭”营销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科学的培养方案。
本专业的实际培养方案设计与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国际商务与互联网营销背景+专业外语+实践能力”为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加强专业基础教学,注重学生的管理技能、商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训练,尤其强调营销技能在实际商务领域的应用训练。在教学中突出互动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构建素质、理论、实践三大教学体系,在素质培养上突出作为未来国际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必备的三大能力:驾驭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就业紧俏。
不少学生获得了知名企业的高薪青睐,如兴业银行、华润集团、中国移动、广东美的、中联重工、浙江报喜鸟、浙江森马集团等;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霍姆格兰商学院等。
核心课程:
大学英语、管理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管理、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企业战略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零售学、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服务营销、关系营销。
▲营销教师获得国际学术奖
▲营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闫幸
联系电话:189****3979
WTU
学生活动
04
“领航计划”是面向全体管院学生实施的,旨在完善学业提升、身心发展和职业探索的生涯引领计划。它通过激发师生“双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育人队伍“领”的力量和学生“航”的主体地位,区分不同年级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立足全面、有所侧重”,使育人过程中“领”与“航”的作用协同推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WTU
学生就业
05
近三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胡东森、李悦等一批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周家希、胡佳俊、陈雨晴、蒋孟琴等一批毕业生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岳浩浩、曾非凡等一批毕业生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余松霖、李景志等一批毕业生放弃优厚职位,圆梦军营;曹晶、黄洁等一批优秀毕业生筑梦西部,奉献最美青春。
WTU
学生获奖
06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竞赛中荣获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等国赛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
▼
▽
共织锦绣篇章 迎接美好未来
2021,欢迎报考武汉纺织大学
图文信息来源:管理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