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代表,是清华大学乃至全国高校中实施本科生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典范,充分发挥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努力促成学生成长为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学术领军人物。对学堂班的学生来说,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到海外名校科研实践等已成为常态,他们的足迹遍布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巴黎高师等欧美名校。同时,清华大学还邀请到多位全球最优秀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家来为本科生直接开设课程,不少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直接由国外知名教授进行指导。
学堂计划是清华大学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开设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六个学堂班,已经有300多名学生顺利毕业,他们之中超过六成的学生进入本学科最顶尖的世界名校继续攻读。以数学学堂班为例,哈佛大学数学系每年在全球录取博士生10名左右,近年来,每年都有2到4名学生来自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数学系2012届本科生朱艺航,本科时入选学堂计划,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在抵达哈佛大学的第一周内通过了数学系博士资格考试的全部六门科目,无须再修课程,直接进入课题研究。哈佛大学数学系这次参加资格考试的11位学生中只有3位学生通过了全部科目。
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以“国际班”系列项目及“实验班”系列项目为代表,目前已开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法学(国际班)、环境工程(国际班),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医学实验班、外文实验班等精品项目。这些项目在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如今已硕果累累。以最早开设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为例,目前已经成为业界最为信任的高端人才来源,在毕业生薪资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拔得国内头筹。
2014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也将首次开设实验班。机械工程(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机械工程引领人才,这一新增专业来源于清华精品化本科培养的宝贵经验,也是清华大学努力完善本科培养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在两大体系的促进下,清华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不断取得突破,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出国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已达到近2000人次,其中一学期以上交换学习项目已经占到40%,涉及全球127所著名高校。本科生出国交流形式多样,涵盖暑期实验室研修项目、海外暑期课程项目及国际重大学生竞赛等,而且交流质量上乘、效果明显,国际化建设的推进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阅历,为他们未来在更开阔平台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清华大学的本科教育已经形成了工科整体优势、理科高端走向、文科精品建设、全面综合发展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优势布局。在今年最新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材料学科已跻身世界前10,超越诸多国际名校;化学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也已跻身世界前15名,环境科学与土木工程达到世界前20的高位。
未来发展,清华成为最高起点
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才培养的理念,从多元选才、精品育才到出口成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激发志趣,助力成长,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得益于科学的选才体系和育人体系,清华大学本科生在毕业时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总体呈现出就业率高、社会需求大、就业质量上档次的“高大上”特点,无论是继续深造、海外留学还是直接就业,都在各个指标上位居全国第一,学生进入未来发展阶段时,清华大学无疑成为最高起点。
继续深造比例最高。作为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大学,清华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通畅的深造渠道,以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其中高达54.4%继续在国内名校深造,27.3%前往海外名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合计本科生深造比例达81.7%,以绝对优势位居国内高校榜首。
海外留学层次最高。本科期间复合型、国际化的良好培养,使得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申请海外名校时展示出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大的全球竞争力。2013届出国深造的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近70%在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就读。
直接就业起薪最高。清华大学毕业生因其专业知识扎实、素质全面、工作态度严谨踏实,具有超强的就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在各类中国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排行榜中,清华大学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根据北京市教委的大学生薪资水平调研,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起薪水平是北京市大学生平均起薪的1.8倍。用人单位对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十分高,根据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一项研究,用人单位对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17分,显著高于用人单位对国内高校毕业生7.12分的整体评价,同时还对清华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知识技能及责任心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