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 (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L-1) | 叶绿素含量 (mg chl·g FW-1) | 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 希尔反应活力(μmol DCIP Red·mg chl-1·h-1) | 叶片含氮量(%) | 生物量 (g·plant-1) |
0 | 1.58 | 6.52 | 13.55 | 1.83 | 17.65 |
0.5 | 1.82 | 7.82 | 25.66 | 1.94 | 22.95 |
1.0 | 2.34 | 8.64 | 32.26 | 1.98 | 27.44 |
2.0 | 2.15 | 8.15 | 27.54 | 1.96 | 23.56 |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DCIP既可利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_________。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________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__________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________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________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答案】(1)光反应 氧化剂 氧气的释放量
(2)叶片含氮量
(3)根尖 衰老 呼吸量
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答案】:(1)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预测结果 | 屈腿 | 不同时发生 | 收缩 | 不收缩 |
原因 | 屈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反射弧完整,可以完成反射,所以能够屈腿。 | 从刺激到发出反应需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同时收缩。 | 直接刺激效应器,效应器也可以兴奋,所以能够收缩。 | 由于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的传递只能单向而不能反过来传递,所以刺激腓肠肌的兴奋不能传到神经。 |
- ⑤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的左后肢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
请回答:
- 甲的基因型是 。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 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 ,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 ,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 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答案】(1)AA 不完全显性(AA为白色,Aa为浅黑色)
(2) 浅色丙(♂) 浅色丙(♀)
P Aa × Aa
配子: A a A a
F1: AA Aa Aa aa
白色 浅色 浅色 黑色
1 : 2 : 1
(3) 悬浮 细胞壁
(4) 浅色:黑色=1:1
(5) 基因文库 有生殖隔离的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