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文字word版】(3)

四川高考理综,艺考

四川高考理综

2014-6-10 17:50:43 文/卢悦

关注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D 2.C 3.D 4.B 5.A 6.AC 7.BC

第Ⅱ卷(包括4小题,共68分)

10

I2/A

R1/V

O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200

30

400

50

600

8.(17分)

(1)(6分)bc,不在

(2)(11分)

① D、C

变大

关系图线如图

④ 31

9.(17分)

解:(1)设货物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1,线速度为v1,则

r1Rh1

v1r

货物对地心的动能为

联立①②③式

说明:①②③④式各1

(2)设地球质量为M,人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2,相信加速度为 ,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

r2Rh2

设水平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N,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为N’,则

N’N

联立⑤~⑩式并代入数据得 N’=11.5 N

说明:⑥⑦⑧⑨式各2分,⑤⑩⑾式各1

10.(17分)

解:设小物体P1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v,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为F1,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

F1qvB

fμ(mgF1)

由题意,水平方向合理为零

Ff=0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v=4 m/s

说明:①③式各1分,②④式各2

(2)设P1G点的速度大小为vG,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P1GH上运动,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设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qEcosθmgsinθμ(mgcosθqEsinθ)ma1

P1P2GH上相遇时,设P1GH运动的距离为s1,则

P2质量为m2,在GH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则

m2gsinθμm2gcosθqEsinθ)m2a2

P1P2GH上相遇时,设P2GH运动的距离为s2,则

联立⑤~⑨式,代入数据得

ss1s2

s=0.56 m

说明:⑦⑧⑨⑩式各1分,⑥⑾式各2

11.(19分)

解:(1)设粒子在p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0,有

hv0t

设发射装置对粒子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律

联立①②式可得

说明:①②式各2分,③式各1

(2)S接“1”位置时,电源的电动势E0与板间电势差U

E0U

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粒子进入板间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v0,在板间受到竖直方向的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而做累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有

UEh

mg-qEma

lv0 t1

S接“2”位置时,则在电阻R上流过的电流I满足

联立①④~⑨式得

说明:④~⑩式各1

(3)由题意知此时在板间运动的粒子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当粒子从K进入板间后立即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粒子从D点出磁场区域后沿DT做匀速直线运动,DTb板上表面的夹角为题目所求夹角θ,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取最大值时的夹角θ为最大值θm,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

D点作b板的垂线与b板的上表面交于G,由几何关系有

G

O

h

h

K

T

p

b

θ

θ

D

联立①⑾~⒁式,将BBm代入,求得

当B逐渐减小,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也随之变大,D点向b板靠近,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θ也越变越小,当D点无限接近于b板上表面时,粒子离开磁场后在板间几乎沿着b板上表面从T孔飞出板间区域,此时BmB>0满足题目要求,夹角θ趋近θ0,即

θ0=0

则题目所求为

说明:⑾~⒄式各1

201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生物卷命题与解题全析

(四川省夹江中学校 罗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B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3.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连续分裂n次,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4.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使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48分)。

8.(11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2014年四川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⑴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___________。当兴奋到达c点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

⑵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⑷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⑴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⑵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⑶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⑷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9.(11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⑴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

⑶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

⑷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⑸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学科网

【解题】⑴随机引入的福寿螺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⑵消费者 捕食 ⑶大于 J

⑷次生 狐尾草 ⑸抵抗力

10.(11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⑴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___保存备用。

⑶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⑴无机盐和氮源 只有能降解利用苯磺隆的菌株才能生存繁殖成菌落

⑵细胞分裂素 母液

⑶接种环(或接种针) 接种环在二区划线前未冷却即划烫死了菌种,或不小心从一区末端的空白处划线

⑷目的菌株通过分泌蛋白酶来降解苯磺隆 不合理,因为该菌种的培养液中已含有分泌出的蛋白酶,对实验结果会带来干扰。正确做法是,将上清液先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做图乙实验。

11.(15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⑴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⑵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学科网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⑴①两 aabb ②3 8/9 ③黑 aaBB和aaBb

⑵①A 显 ②黄色:灰色:黑色=2:1:1

③相应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A和新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高考-四川高考-四川高考试卷-四川高考理综-2014年四川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文字word版】(3)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