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宁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考验。能不能保持宁波这艘发展巨轮继续破浪前行,展示“宁波实力”、“宁波活力”、“宁波魅力”,关键取决于有没有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关键取决于各级干部有没有一种实干的精神、实干的品质、实干的作风。今天在座的都是领导干部,是推进宁波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在“三思三创”活动中,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深入反思、扣心自问,面对新一轮发展、新一轮大考,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担当什么责任、体现什么作为、作出什么贡献。
第一,要问有没有奋发做事的Ji情,着力解决精神不振的问题。干事业需要一股Ji情,有Ji情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的潜能,就能最大程度释放创业创新的活力。回顾宁波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成长中烦恼”,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胜利,靠的就是克难攻坚的Ji情。有的兄弟城市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业绩,靠的也是当地**的奋力拼搏。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变革变化的时代,形势瞬息万变,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没有创业创新的Ji情,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就会掉队落伍。但是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现在我们一些同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意志消沉了,战胜困难挑战的斗志丧失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有所蔓延。在这次作风专题调研中,**反映,一些干部思想疲劳、暮气横生,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事业无所追求,“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过日子”;一些干部求稳守旧,对不利因素考虑得多,谋求超常规发展的举措少;一些干部对待名利“积极向上”,板凳还没坐热,工作没做多少,就盘算调动升迁的事;一些干部把上班当休闲,热衷于串串门、认认人、拉拉关系,有的甚至上网聊天、炒股、看电影。上述种种庸懒散现象,与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拿出的工作Ji情/、热度极不相称,与宁波这座城市所需形成的优势极不相称。一座城市有没有活力和Ji情,某种意义上首先要看这座城市的公务员和干部队伍有没有活力和Ji情。下步,要把治理庸懒散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使宁波这座城市因Ji情焕发而更加生动精彩、充满活力。
第二,要问有没有大局至上的意识,着力解决全局观念不强的问题。宁波发展,人人有责,贯彻实施“六个加快”,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和大局,没有“主、谓、宾”之分。从当前干部队伍看,大局意识不强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当前不管长远,只顾重点不管全面,只顾城区不管乡村;有的遇事首先考虑小团体利益,对一些事关全局、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不是主动沟通、协调运作,而是相互扯皮、各行其是;一些干部只欣赏别人的城市,老责备自己的城市,总要讲些风凉话,不当主人/fanwen/当看客,忘记自己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还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在一些重点工程建设中不配合、不作为。要通过“三思三创”活动,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大局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把注意力从个人利益的“小算盘”转到全市发展的“大棋盘”上来。就“十二五”来讲,全市最大的大局、老百姓最大的期待,就是“六个加快”。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无论是“条条”管理的,还是“块块”管理的,都要同心同向,紧贴这一大局、服务这一大局、推进这一大局,确保每一个“加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三,要问有没有勇于担责的气魄,着力解决在职不尽责的问题。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但前提是要做到推动发展人人有责。特别是机关干部,领国家之体禄、行国家之权力,更应该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最大的责任。从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看,通过几轮的审批制度改革,权责分离的现象得到了较大改进,但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有权的看不到、看到的无权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从当前机关干部看,责任心事业心总体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干部的担当意识缺失。有的“爱岗”不敬业、出勤不出力,对待工作“被”字当头、消极应付;有的求稳怕难,不敢担当,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看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担当的精神,敢担责的干部越多,宁波的发展就越有希望。各级干部一定要有“责重山岳”的压力,把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责、全力以赴。特别在落实重大决策、推进重点工作中,要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以不惧风险的胆识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