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写作辅导(2)

写作指导,艺考

写作指导

2012-5-14 09:18:33 文/王婧琪

关注

 

因果法又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事理因果关系的分析,证明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运用因果法,既可以用原因作论据证明结果,也可以用结果作论据证明原因,正因为如此,人们还常把这种论证方法称为因果互证法。

(6)引用法

引用法是一种引用理论论据或以他人的言论为论据,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的论证方法。

使用引用法必然要涉及到引文的问题。引文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从引文本身的状况来看有直引和意引,直引即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完全照录他人言论的引文形式。直引还分全引和节引两种形式;意引则是不直接引用原文,而是在对原文加工、改写的基础上,引用其基本意思的引文形式。从引文在文章中的地位及其表述方式来看,有段中引文和提行引文。段中引文是指把引文写在段中;提行引文是指以提行的形式,把需要给予特殊强调的引文写出来,使之自成一个部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专题写作辅导》相关的文章。在论文中使用引文,总的来说应当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一篇文章中,引文不宜过多。滥用引文,不仅会影响文章本身的独创性,还会使读者产生反感;其次,引文要忠实于原文献,真正反映原文献的精神实质;再次,要把引文同对引文的解说、诠释区分开来,要使读者一看便知哪些内容是引文,哪些内容是论文作者所作的解释,而不要把两者混在一起;最后,还要注意揭示引文同其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的关系。只把引文罗列在观点的后面,而不加任何分析、说明,是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的。

(7)归谬法

归谬法是专门用于驳斥他人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要领是先不直接指出某一观点的错误,而是先假定它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再用结论的荒谬来反证作为推理前提的观点的错误。

上面所列举的几种论证方法都是较为常用的论证方法。学术问题一般比较复杂,对一个学术观点的证明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的,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通常需要通过各种论证方法的综合使用,形成一个缜密的论证过程。

二、语言的运用

人们常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信息的载体。如果不是凭借着语言工具,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都只能停留在文章作者的头脑之中,读者无从了解,社会效果更无从产生。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语言不仅具有把无形的理论认识变为有形的研究成果的巨大功用,而且,它还具有同文章的思想内容相互制约的特性。低劣的语言形式无法表达出色的思想内容,模糊、混乱、粗糙的思想内容也难以找到一个精美的语言形(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同时也就是对思想内容的再思考与再调整。有人认为,有了好的观点、好的材料,即使不重视语言的运用,也会写出好的文章。这种把语言形式同思想内容割裂开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语言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要素,语言运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论文作者要把文章写好,除了要在其他环节的改善上多作努力之外,还必须在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以使所用的语言充分体现科学语体的特征,更好地为学术成果的完美表达服务。

科学语体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语体之一,科学语体的特征是对各种学术文献相对稳定的语言特点的一种概括。其中,学术论文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的语言无疑最能集中、突出地反映科学语体的特征。与其内容的科学、结构的程序化以及表达的多样化相适应,学术论文在语言的运用上,确有自己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也说明科学语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科学语体的特征对科学文献的作者应当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科学语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又是丰富多采的,这就使得不同学科的论文的语言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论文的语言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此看来,文科论文的语言在具备科学语体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全面了解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概括地说,精确、简明、平易、庄重及富有文采是文科论文语言所应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同时,这也就是对文科论文语言的几项基本要求。中文学科的论文是文科论文的一大门类,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的一类论文。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专题写作辅导》相关的文章。1.精 确

精确应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的首要特点,这由学术论文的内容和功用所决定。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写作的要求,而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这一要求则更为严格、具体,并且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术论文的语言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精确的程度。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恰当、贴切,是构成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的词语却不止一个,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作者在几个可供选择的词语中,选出了最妥当、最得体的那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富有效果地表达出来。

一个孤立的词语,是无所谓恰当不恰当,或贴切不贴切的,词语只有进入具体的篇章,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谈得上是否恰当、贴切。简单地说,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所选用的词语切合内容、切合语境、切合语体特征和文章风格。为做到用词恰当、贴切,论文作者在使用词语时,就必须根据内容、语境以及语体特征、文章风格,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词语的选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词义的辨析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每一个词语都有其固定的含义,完整的词义是概念义与附加义的统一,概念义是词义的核心,附加义则主要包括词的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等,另外,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有些词语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情调。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及其特殊情调,才有可能用对、用好每一个词语,从而使文章的语言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为保证学术论文语言的精确性,不但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不能互相借用,就是意义相近或基本相同的词语也不能混用。

语言是思想(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直接现实,用词恰当、贴切,表意才能准确、周密;用词不当,不仅会使研究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而且往往反映出作者思想认识的模糊或偏颇。在写作中能够迅速作出词语的最佳选择,不仅说明作者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而且说明作者已对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比较明确的认识。

(2)大量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排斥语义模糊、含混的词语形式,也会增强文章语言的精确性。专业术语,是指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内使用,具有固定的含义的专门性词语。单义性、概括性、客观性是专业术语的特点,专业术语的含义一般已经严格规定,并相对稳定下来;每个科学术语都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的认识成果的浓缩反映,因而其概括性极强;专业术语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最适于用来客观地表述科学事实。例如:

"五四"浪漫作家不满足于现实主义的再现、摹仿、描写等叙事手段,但他们对纯形式的崇拜,也始终只是一种幻想。热情、感伤和坦诚使他们在本质上更接近的是卢梭而不是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形式的精致完美,而是努力于消除作家创作主体与作品本体之间的距离,把自己整个心灵、情感投射于字里行间。于是他们寻找着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现性叙事。正是这一艺术追求,使他们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中找到了启示。

这段文字引自文学论文《弗洛伊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其中的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形式、创作主体、作品本体等都是文学专业术语。如果去掉以上专业术语,换用其他一些说法,那么原文内容就会面目全非,即便多用几倍的文字,也难以把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表述得非常确切、周严。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专题写作辅导》相关的文章。 在论文的撰写中,专业术语是不可替代的语言材料,单义的专业术语的大量存在,是学术论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有时,由于专业术语的运用不统一、不准确,或者由于误用、错用专业术语,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学术之争。在科学的发展中,许多专业术语已突破了学科界限,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这促进了科学的一体化和综合化。专业术语的借用和引进,是学术成果、研究方法的借用和引进的一个步骤、一种方式,对此,研究者应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总之,运用专业术语,是使学术论文的语言具有精确性的手段之一。同理工科论文相比,文科论文中的专业术语要相对少一些,其社会通用性和渗透力则要更强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文科论文的写作中,就可以忽视专业术语的使用,恰恰相反,假如论文作者摒弃专业术语或专业术语用得不好,论文语言的精确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许多内容是根本无法表达清楚的。

(3)多用长句、复句,既是论文语言精确的一种体现,也是使论文语言具有精确性的一种方式。比起其他类型的文章,学术论文中长句较多。长句是与短句相对而言的,其特点是附加成分多,表意严密周详。学术论文之所以长句较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论文作者在造句时,常用一些起区别和限制作用的定语,这类定语作为句子的附加成分,具有使句义更加严密周详的功能。

复句也叫复合句,它是同单句相对而言的。复句的特点是语义充实,表意详尽,逻辑性强,能够细致地表述一个繁复的意思。为使事物的逻辑关系得到准确体现,学术论文中的复句常常要用关联词语。

(4)使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准确无误的数据,是提高论文语言精确度的一种手段。人们常把数值看作精确度的标志,合理地使用一些数据,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但在文科论文中,数据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不顾需要,滥用数据,会使论文如同调查报告,使文章变成数据的堆砌,使文科论文应有的理论性、逻辑性受到削弱。

2.简 明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自古至今,"简明"一直是一项倍受推崇的写作原则。任何文章的语言,都应具有简明性,而在以高效、快速地传递学术信息为目的的论文写作中,语言的简明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所谓的语言简明,就是指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材料,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无误地传递给读者。也许有人认为"简"就不能"明","明"则无法"简",其实,"简"与"明"并不矛盾。在语言表达中,形式的简洁和意义的明晰是密切联系着的,只"简"不"明"就是苟简,只追求"明"而忽视了"简",有时则难免繁冗,语言繁冗拖沓,会带来文章内容的混乱,直接影响表意的明确性,言简意明是一项统一的语言要求。

为使文科论文的语言符合简明性的要求,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来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精心锤炼词语。 用词精当,充分发挥每个词语的效能,能够以少胜多,增大语言的信息容量,因此,写作必须善于斟酌词语,把每个词语都用在最为合适的位置上,这是使语句高度凝炼,使文章语言简明的首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词恰当、贴切,不仅能使论文语言具有精确性,同时也是构成论文语言的简明性的基础。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专题写作辅导》相关的文章。(2)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文言词语。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凝固而成的语言形式。它有固定的出处,而且多半带有典故性,是对典型材料的概括。成语的特点是结构简洁,含义丰富,其实际意义往往大大超出字面意思,把成语妥当地用在文章中,能够提高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文言词语是指以文言形式保存下来的古汉语中的词语。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则以双音节为主,所以,表示同一个意思,古汉语语句的字数一般要少于现代汉语语句的字数。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一些恰当的文言词语,可以使语句更为精练,有助于增言的简明性。例如: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我学术的成就来说,我决不敢妄想和从这个世纪开始时起接受过这奖章的任何一位著名学者相提并论。这一段话中的"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文言说法,译成汉语就成了"古人说:'对于人来说,可贵的是能够正确地自己'。"换成这种说法,不但多出了许多字数,而且失去了原文所特有的典雅风格。

这里所说的可适当地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并不是一般地提倡在论文中大量使用文言词语。现代文章写作无疑要以现代汉语词汇为最基本的语言材料,文言词用得过多或用得不当,则会使文章文白夹杂,不伦不类,失去可读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文秘知识-写作指导-专题写作辅导(2)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