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企业还要进行商品生产与交换,劳动过程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价值实质是生产关系的体现。所以仍然具有二重性。
根据这一学说,我们对如何实现管理现代化,就要作些分析。
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现代化不能理解为外国化。我们要努力吸引和引进外国对我有用的经验,但结外国的管理要用管理的二重性作些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管理,必然如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二重性。因此,我们引进的时候就要有所分析。
应当承认我们在管理上,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但要分析,在什么方面落后?主要是在生产力组织方面落后。至于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联系的方面,是否也落后呢?例如在分配制度上,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不管还存在多少不完善的地方,就制度整体来说,是走在历史的前面的,怎么能说比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还落后呢?
但是我们在生产力的组织方面,包括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许多方面都比较落后。这些除了我们自己要创造经验外,还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先进的经验。资本主义企业有些管理内容,虽然带有资本主义特性,但在方法上经过选择、改造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因此就有一个社会主义化的问题。
有些管理办法,在引进的时候,一要考虑国情、厂情,完全照搬不一定切合实际;二要把学、改、创造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这就是中国化的问题。
我非常赞成袁宝成同志对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所概括的四句话,即“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自成一家。”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的内容很多,国外可以借鉴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也很多。这几年从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开始,在国家经委,企业管理协会、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等各方面的倡导和推动下,我们开始把引进国外管理经验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许多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另以运用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怎样通过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最后能“自成一家”呢?我认为,我们民族是一个从来善于经营管理的民族。在社会制度上我们是走在历史的前面的,目前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管理体系,在国际上要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这个学派不是靠个人来创立,要靠中国理论界与实际部门集体努力而形成,所以是“中国管理学派”,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但是这事,从今天就应开始边实践、边形成,而不是到了哪一天突然出现。
我认为这几年进行体制改革和企业整顿,同时在管理现代化上,也进行了大量实践,一个粗略的企业管理体系已在形成,这个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一制四全”。
“一制”,即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的企业领导制度,它体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特色。
“四全”,是四个全面管理,即以完成国家计划,实现企业经营决策为目标的“全面计划管理”;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为目标的“全面技术与质量管理”;以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全面经济核算”;以提高职工积极性和人才开发为目标的“全面人事劳动管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提纲的写作及范文》相关的文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