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翻译及创作背景_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艺考

写作技巧

2023-1-06 00:05:20 文/易瑾轩 图/苏婧琦

关注

《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翻译及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翻译及创作背景_写作技巧

《钱唐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脚低⑶。

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⑸。

乱花渐欲迷人眼⑹,浅草才能没马蹄⑺。

最爱湖东行不足⑻,绿杨阴里白沙堤⑼。

注释

⑴钱唐湖:杭州西湖的别称。因古时杭州名为钱唐,故名。后来写成“钱塘湖”。

⑵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⑶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⑷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⑹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⑺没(mò):隐没。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足:满足。

⑼白沙堤:指西湖东面的白堤,上有断桥等名胜。

《钱唐湖春行》翻译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钱唐湖春行》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这首《钱唐湖春行》当作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写作指导-写作技巧-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翻译及创作背景_写作技巧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