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林芝寒意未尽,桃花已如醉霞绯云般争春绽放,在气势磅礴的雪山环抱中无限柔媚。尼洋河两岸,桃花林、麦田与村庄交相辉映,加之溪水潺潺,美不胜收。桃花落去,黄牡丹又登上5月的林芝,成片的黄牡丹烂漫飘逸,娇艳芬芳,娇艳欲滴,不知名的野鸟花丛中飞舞,山水花鸟自成一色。当秋的画布展开,河谷换上色彩斑斓的外衣,沙洲星罗密布,非凡意境此中有,无限美景在人间。
桃花沟、千年大柏树、古桃树、嘎丁沟瀑布、比日神山自然博物馆……这一处处美景都在八一镇五公里范围内,心一动,身即至。人与自然的结合,就在那一瞬间。
NO.2 四条旅游文化廊道
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西藏高原因其举世无双的高度和特殊的自然环境著称于世。对大多外人来说其地是可望而不可及。但这地理的封闭性并没有阻挡西藏与内地及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山高谷深水领路,在藏族同胞的交通开拓下,西藏通往外界的道路四通八达,在这些道路上千百年来上演着文化交融的历史画面。至今,这些古道依旧,游人不绝,走进这些文化廊道,在某一处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足迹。
川滇藏:茶马古道
马帮
《汉藏史籍》中言:小鸟衔茶,片叶祛除吐蕃王都松芒布杰重病。自唐之时茶被引入藏区,这散发清香的小小绿叶便开启了一个纵贯千年的古道传奇。茶在马背上颠簸,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穿行,人与马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的往返,踩踏出一条大走廊——茶马古道。如今,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和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已消散。如今来到这里,行走在茶马古道那一刻,心头也许会掠过遐思:脚印是否在某一刻与古人的脚印重合?唱起心中的歌,在汩汩的流水和声中,会与大山交流什么?不是商客也不是游僧,作为一个游人我来干什么?
澜沧江一路奔腾,夏季汪洋恣肆,冬季清碧如玉。浩浩荡荡的江水就裹带着古老的历史和浓浓的思绪,流向远方的山峦。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江河是西藏的血脉,那山间弯弯曲曲的古道就是西藏的经脉,蜿蜒在群山峻岭的古道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只要看一眼,只要走一遭,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藏地的盐井就藏在这道拐弯里。盐井,一个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一个文化交融的古镇,有着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和在西藏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这里汇集了古道的沧桑,彰显着澜沧江水般的深沉与激情。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仿佛都在在述说茶马古道上的传奇。
青藏线: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
对大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人与一条路的故事。公元1300多年前的一场政治婚姻,使一位养尊处优的公主嫁往千里之外的吐蕃,却也令中原文化传入高原。文成公主的故事是一页唐与吐蕃的文化交流史,文成公主所经之地至今仍然矗立着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这条文化走廊没有茶马古道的悲歌与艰辛,更多的是沿途百姓一同感受着一个旷世的婚礼和一个开创民族交融的赞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