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
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瑞典实习实践报告》相关的文章。 旅游篇
两个月的异国之行使我强烈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从实习生活中,更从旅游中感受到!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挪威实习生,一个瑞典实习生一起去逛一座古城,满以为手中有一张地图就不用怕了,可谁知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观光,所以以后,在出行前我都会具体的计划一下旅行的路线和时间,就拿stockholm之旅来说吧,由于计划周密,所以行程很紧凑,并且恰好赶上皇宫正门前的卫兵换班仪式。
概括的说,在实习期间的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集体出游,这种形式一般经过事先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我自己去操太多的心,只需要整理好装备跟着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去芬兰那次就是这样,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第二种——几个人组队出游,和朋友商量好时间,地点,坐着他们的车,说走就走,相对而言(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这种形式较自由,费用也较低,只需回来后平摊汽油费即可(门票什么的当然自理了,同时计划也相对重要);第三种就是一个人出行,这种形式最自由,计划也更重要,首先要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这个可以通过旅游手册获得),其次要自行安排住宿,在瑞典一般很容易找到青年旅舍(比起hotel便宜得多),如果有自己的帐篷和睡袋,在草坪,公园里露营也不错,而且警察对此管得很松,即使在城堡外也可以见到露营的团队。同时,一般较大的城市都有72小时旅游卡,包括3天内所有的汽车,地铁的车票(否则每次都花上5欧元坐公交车或地铁,三天下来肯定超过旅游卡的费用)和部分景点的门票,此外如果有国际学生证和青年旅舍卡,在门票和住宿时都可以打对折,极其合算。这种形式时我最喜欢的,因为最有意思,虽然第一次可能有点困难,但尝试过以后,就再也不会担心异乡之旅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瑞典实习实践报告》相关的文章。
如需查看更多实习报告最新范文请点击/fanwen/shixi/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