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电技术展望
(一)可靠的网络结构。合理的网络结构是保证可靠供电的基础。放射式配电网的优点是设施简单、投资少,但供电可靠性比较低。多回线平行的配电网可提高可靠性,但保护配置较复杂。环式配电网和网络式配电网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配电设施多、保护配置比较复杂、短路电流水平高,因而造价较高,应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
(二)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是配电系统中技术更新最快的一个领域,其内容通常包括:scada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和设备管理系统gis、故障报修应答系统、负荷管理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等。这些系统通常有不同的组合,并可与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未来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是:发展建立在开放式计算机平台上(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综合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实现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监视、无功自动调节、故障隔离、设备管理、负荷控制、用电管理等功能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离线的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交换共享信息资源。
(三)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将成为重要的配电技术。电能质量不只局限于对电压、频率、谐波和不对称度的要求,还需要对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如电压闪变、电压暂降、脉冲、振荡加以抑制,因而需要发展电能质量控制新技术。用户特定质电力技术是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用户提供用户特定要求质量电能的技术。主要设备有:用于配电网的静止同步补偿器,动态电压恢复器等灵活、可靠、智能配电系统是一种灵活、可靠性高、可提供多品质电力的电能流通系统。它相当于用户附近的一个电力改质中心。改质中心产生多种品质的电能,通过静止开关可与高压侧配电线和低压侧配电线灵活地连接。另一方面通过连结的光缆网,改质中心还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换。
(四)先进表计系统。先进仪表是未来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电能表计系统除电能计量的功能外,还具有负荷调查、实时电价、电价区间指示、电能质量监控的功能,如记录分析电压暂降、谐波、电压闪变等。此外还具有双向通信、用户访问、自诊断及警报、误差软件补偿功等重要的功能。
(五)配电施工技术。城市配电工程的施工一般要在地下管路纵横交错、交通繁忙的市区进行,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市政交通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已经研究出新的城市配电施工技术,如电缆定向连续敷设技术,地下设施探测定位技术,例如“地下物体雷达定位系统”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地面4米以下的物体。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报告》相关的文章。(六)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发电装置是指功率为数kw至mw的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这些电源由电力部门、电力用户或第三方所有,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的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等。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由于公众对输电线路可能产生的电磁影响的忧虑,开辟新的线路走廊越来越困难。此外,由于电力市场自由化减低电价的需要,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的分布式发电装置便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替代方案。分布式的电源可大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可在电网崩溃和意外灾害(例如地震、暴风雪、人为破坏、战争)情况下维持重要用户的供电。如何确保一些重要的集会和庆典供电安全常是困扰电力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有分布式的电源处于运行状态,则供电的可靠性会大大提高。对供电网难以达到的边远分散用户,分布式的电源在技术经济上具有竞争力。此外,发展电动车的电源是研究发展分布式的电源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
第一节二次设备电路概述
一、二次接线电路图
供电系统中,为保障一次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实现对其操作控制而设置的控制、信号、监测与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一系列低压、弱电电气设备,通常称为二次设备。用来表明二次设备相互联接的电气结线图,称为二次电路图。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①是原理接线图(即归总式原理图),②是展开接线图(即是展开式原理图)以及③是安装接线图。如图2-1所示的展开接线图,其主要特点是:在原理接线图基础上,将其总体形式的电路分解为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直流回路等相对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立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时,设备元件的不同线圈与触点等,将分别绘入相应部分的回路图。其读图规则:直流回路部分,力求按照各部件流通电流的顺序,即按其工作时各部件的动作次序,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地排列成行。对同一元件的不同线困、接点等应用相同的文字标注,并在展开接线图的一侧可以方便地加注文字说明,从而便于清楚地了解相应部分电路的作用。
图2-1二次接线展开接线图
对于归总式原理图的特点是图中标有相关的主电路部分,各设备元件都以整体的形式表示,并对所包括的交流电压回路、交流电流回路和直流控制、信号电路等各组成部分都一并画出。而安装接线图的特点则为:一般包括盘面布置图、盘后接线图和端子排接线团等组成部分。在盘后接线图和端子排接线图中,对继电器、表计等元件及其辅助端子、连接导线等,都需按其实际形状、位置尺寸成比例地由盘后视绘制出来。图中不画出连接导线而是采用“相对标志”的方法加以表示。所谓“相对标志”法也就是在调子排(或设备元件)的每一端头标记出与它连接的另一端头所接设备元件(或端子排端子号码)的标志。
二、控制方式
二次设备的控制方式按执行地点的不同可以画分为:
(一)就地控制:在一次电气设备安装地点进行直接控制,断路器等位置信号也在配电间隔上显示。一般用于交流10kv以下系统。
(二)距离控制(集中控制):在主控室内对变电所的一次电气设备集中进行控制,监测仪表和开关位置信号、中央信号及继电保护装置均配置在主控室屏台上,便于监视和管理运行。按实现方法不同,可分为一对一的分别控制方式和一对多的集中选控方式。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报告》相关的文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