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何一个角度说,左撇子绝不比非左撇子笨。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是左撇子,充分显示左撇子是一个有创造性的群体。那么,为什么人们有时会觉得左撇子有点笨呢?关键在于我们常用的工具都是为右手设计的,左撇子用起来颇不方便,自然显得笨拙一些了。
左撇子更聪明吗?
左撇子的特点在于,他们多用左手,刺激右脑发达,或者说是由于右脑为优势半脑而惯用左手。因此左撇子的空间感较好,知觉较强。也正因为右半脑主管节奏、音乐、色彩、空间及左侧肢体活动,所以相对而言,左撇子的节奏感强、空间平衡能力好、对色彩更敏感。如果说一些著明的左撇子科学家、音乐家、画家、运动员的成功,与他们惯用左手有一定关系的话,还不如说他们更善于也更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特长。
2007年8月13日,这在中国国内,是一个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成千上万的左撇子们却会像庆祝新年一样地庆祝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三十年前的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左撇子日”诞生。
三十年来,欧美各国的左撇子每年都会在8月13日这一天上街游行,反对歧视左撇子,向全世界大声宣布:“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没什么区别。”
对左撇子的歧视由来已久。英语里,“左手”一词有“笨拙”、“欠老练”的意思。所以,人们就对天生惯用左手者(俗称“左撇子”)有着很深的偏见,中世纪的欧洲还一度认为左撇子是“残疾人”。但事实上,左撇子并不是一种疾病。充其量只不过他们的生理构造与大多数人有着不同,谈不上什么残疾。
类似于左撇子的还有色盲、色弱、平足、嗅觉迟钝等。他们不是病人,更不是残疾人,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生理构造与常人相比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我们把他们统称为“非残疾的特殊生理人群”。
卢梭说:“社会即是包容”。但长期以来,这些非残疾的特殊生理人群却没有得到我们“大多数人”的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反,他们还受到一些白眼、一些歧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色盲俱乐部”、“左撇子日”在国外成立。国际社会对这些特殊生理人群的关注开始升温。
如需查看更多其他节日最新范文请点击/fanwen/qitajieri/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