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4)

描写类,艺考

描写类

2013-11-18 09:33:56 文/施若熙

关注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坐破寒毡,~。★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目不识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出处:无

目不知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无

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贤士有如此博学广文,高才大德,见如今圣人~,何不进取功名。★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四折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古时候曾有“~”、“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

七行俱下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我从此认得笑庵,不是饭颗山头,~的诗人,倒是瑶台桃树下,玩世不恭的奇士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余尝以~,讲习之暇,读其文。★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出处:无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虽是~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描写类-描写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4)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