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从开始就涤荡学生固有的陈旧认识,将勤奋、踏实、严谨、进取的人格品性注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假以一定时日,施以合理引导,必定有利于“求真务实”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第一次双休:让学生学会“选择”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班主任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
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双休日如果利用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现实中,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喜欢“强行入轨”,放假之前少不得“千叮咛,万嘱咐”,结果往往是徒劳。试想,学生刚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所有的习惯都来自小学,仅仅一周的初中生活能让学生有多大的改变呢?与其“碎婆婆嘴”吃力不讨好,不如换个思路,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我的做法是,第一个双休日不布置任何作业。其实开学伊始,中学的学习生活才刚刚起步,此时学生还处在适应期,学习任务并不重,倒是思想上的过渡要抓紧。当然不布置作业不等于不问学生,学生双休日的状况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返校后的班会自然是双休日情况的总结会。课上,我往往会让学生说说两天的具体安排。我能想到的各种情况都有——看书学习的有,闲逛的有,上网聊天的有,看电视的有,等等——“玩”自然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点。接下来,我会同学生一起把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类,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外乎三类:一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但并不太在意认为很自然的,简单的比如穿衣吃饭、洗漱睡觉;二是偶尔为之也可不做却又很感兴趣还能有一定收获的,如旅游、上网、看电视;三是不得不做可总觉不太爽气甚至感到有些压力或压抑的,对于学生来说,主要的是学习、考试。稍作分析不难发现:第一类事情是生活必然,第二类事情是兴趣使然,第三类事情需意志铸成。而且前两类事情虽然意义指向不同,但是价值指向相同:都毋须花费太多的意志力,当事人也不会太在乎别人用“好”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坏”去作简单的评判,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这两类事对学业、品行、人生的修为并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第三类事情与前两类事情不仅意义指向不同,而且价值指向截然相反:做好这类事需要认认真真,好好努力,需要付出相当的恒心和意志力;这类事做得好坏与否将最终影响着自身的学业、品行和人生,并将直接塑造着自身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这三类事件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正确与否很重要。世上的成功者无疑都是正确的选择者。最后我会归纳性地问学生:正义和邪恶,你选择什么?美丽和丑陋,你选择什么?玩和学,你选择什么?读书和上网,你选择什么?严谨有序和懒散拖沓,你选择什么?专心听讲和心不在焉,你选择什么?……学生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一个人凡事都知道选择,凡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时,他离成功还远吗?当所有学生都知道选择,都能做出正确选择时,“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自然形成。当然,因为外界的诱惑和自身的原因,思想的引导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内化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让学生学会“选择”还需要经常不断地引导、巩固、强化。
第一次考试:让学生懂得三个不等式
考试过后,学生较为关注的往往是成绩,其实冰冷的数字只是问题的表象,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做好切实而有效的反思:反思成败,反思得失。有句话说得好:“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因此入校的第一次考试总结时,我则会和学生详谈三个不等式:用功≠用心、精力≠效率、结果≠效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班主任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