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育教师负责制:①负责大课间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用音乐来控制学生在三十分钟内的一切活动。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③组织学生会的学生检查评比大课间。
五、注意事项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一)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实践证明:活动时间上午最好安排20-30分钟,下午15—25分钟,学生每分钟的脉膊次数最好控制在小学110—160之间,初中100—150次之间,这样会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二)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搞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与健身寓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