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上老师先示范后练习,由主教老师一气呵成完成一两张作品,然后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细析其中的笔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重点。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下午都聚精会神的写着,完全不理会下课的铃声。老师在课堂上也不忘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宣传人文亚运知识。
学生在手工绘画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剪纸与卡通人物绘画,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教学主要是结合广东剪纸色彩富丽、手法多变、装饰性强的特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创作性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更多本土的传统文化。同时老师们也在教学的过程中边收集各种精美独特的作品,而这些都将成为作品展的材料。
音乐舞蹈是女孩子的天地。两位老师汗流浃背,仍继续展现她们优美的身姿,演绎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一次又一次的演唱,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孩子们的歌声在夏日的风中更显得嘹亮,她们的舞姿也为那昏暗的教室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打着气势十足的五步拳,跳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健美操。老师们一个个动作的分解示范,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余休息时间便给学生讲述最近得热点问题流感hini健康保健知识。
虽然教室的面积仅有二十几平方米,但却容纳了四十几名学生,学生们坐在残缺的课桌及残旧的长板凳上,甚至有些学生是在好几里以外的村庄,学生上学还得骑自行车。由于我们的队员大多数来自城市,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样落后的环境,面对着较差的教学条件环境,队员们都费尽心思排除万难地用独特的教学方式避免孩子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单调、枯燥、乏味。在课堂上都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们树立信心,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今年夏天的风永远会记得,在大房小学这片乐土上有一群渴望知识、渴望玩耍、渴望上课再上课的孩子。看着这群纯真并具有才艺天赋的孩子,每位队员都竭尽全力、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去传授知识和启发这些在条件限制下成长的孩子。队员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班级的开设以及课程的安排受到了当地村委学子会及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和效益。
我院组织的“雷阳墨韵”下乡支教队伍积极发挥自身的知识专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支教活动,用大学生特有的热情和真诚为中小学生送去了爱心,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献给了教育事业。当地的学生反应非常热情,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带来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及许多新的信息。这次“三下乡”使我们明白暑期实践活动,既给予我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全力以赴,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备课,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为目的,着力求新、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们的求知若渴,更是让我们深知责任的重大,每一次上课都是极力地向他们传授不同的知识点,但又使整个体系具有完整性。知识点的不同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次的支教使得队员们在传播知识、服务同学的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队员深切的感觉到“知识是广阔的海洋,知识是学习一辈子的事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学习还不够从分,缺乏广度和深度。同时还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一些问题。队员们表示,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弘扬传统文化,排除万难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骄傲
由于当地的艺术发展较为缓慢,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我队全体队员竭尽全力,丰富其内容,形式多样开展活动。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邀请他们参加到我们的课外活动中来,使得校园里面,欢歌笑语,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气氛。并且努力开展各项活动,给村民灌输新思想,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和Ji发他们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雷阳墨韵”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9名队员分成四组分别在农村的不同区域进行我们的调研工作。在调研开始前,我们与村委书记、干部及学子会成员开了座谈会。首先,是由我们讲述本次调研的目的及意义,然后进一步和村委的领导展开讨论。经过这次的座谈会,也让每个队员了解了大房村在家庭教育及农业方面的信息。
我们一共准备了100份的调查表,一份是关于“农村学生学习普通话情况”,一份是关于“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的问题。我们也借着调研之名,进行学生家访,深入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