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调计划的科学性,计划数据应建立在充分的、可靠的市场信息,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科学的预测、判断的基础上;
4.(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经过“两上两上”反复平衡、落实;
即下达目标→上报计划→综合平衡→下达指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分管的指标
5.资金调配的顺序:在首先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寻求投资与发展,兼顾职工集体福利。
三十、计划的主要内容:
1.销售收入、利润计划;
2.物资供应保障计划;
3.资金筹集方式、规模及投资收益计划;
4.产品、工程、资金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
5.投资方式及支出计划;
6.现金流量计划;
7.利润分配及税收缴纳计划;
8.其他收入、支出计划。
三十一、综合平衡的主要指标:
1.利润总额、净利润及上交利润;
2.净资产增长率;
3.资产负债率;
4.速动比率;
5.净资产利润率。
三十二、分析、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检查、评估企业、领导、部门、职工业绩的依据。
三十三、企业应建立、健全分析考核制度、分析考核标准,业绩与工资福利挂勾的奖惩条例。
三十四、分析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1.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结合。
年度、季度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及时纠正问题和调整计划,不定期地按需要进行专题分析,如利润指标、费用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投资报酬、现金流量等;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对难以量化的工作侧重于定性分析,例如企业兼并收购情况总结,应收款面清理回收情况;定量分析可按需要选取用差异分析、对比分析,与计划对比、与历年实际数对比。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的文章。
3.书面分析和会议分析相结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