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出疹顺序:最早出现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躯干—四肢。( )
4. 疹后特点:发病7日后皮疹开始消退,持续2—4周,伴脱屑或脱皮,先出先退,无色素沉着。( )
5. 可伴随体征: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渗出性扁桃体炎。( )
6. 治 疗:抗细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及时治疗并发症。( )
7. 隔 离 期:症状消失,咽试子培养了3次阴性后。( )
8. 预 防:密切接触者,检疫7—12日,对有咽峡炎或者扁桃体炎表现者需隔离,用青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治疗3—5日。( )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4—20天)( )
1. 临床表现:病前1—2日,有发热纳差,乏力症状,--出现下颌、耳垂下部酸痛,张口进食加重—腮腺肿大。( )
2. 体征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弥漫肿大,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压痛,可见腮腺导管口红肿,有时伴颌下,舌下腺肿。( )
3. 隔 离 期:腮腺肿大消退或发病后10天。( )
4(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 治 疗: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10—15g\kg.d5—7天;板蓝根、普济消毒饮,出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
5. 预 防:接种腮腺炎疫苗。( )
林甸县中医院2011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全国卫生防疫规范》、大庆市传染病工作计划的要求,现将我院二0一一年防治传染病工作计划如下:
一、 目标
1、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完善制度建设;
2、加强宣传,对全院职工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
3、建立健全门诊工作日志;
4、建立健全疾病监测档案;
5、每月对传染病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工作;
6、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和要求及时报卡并登记;
7、对上级要求的各种电话零报告、周报告、月报告要及时;
8、及时地进行月总结,年终进行全年工作总结。
二、措施
1、医务人员认真填写传染病卡并及时报到预防保健科,通过医务科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网上直报,同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卡。
2、对甲乙丙类传染病要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出方式、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进行报告。甲类传染病在城镇不超过6小时,乙类传染病除甲类管理外应是城镇在12小时内,丙类要求在24小时内传染病报卡。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相关的文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