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作文: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3)

高中三年级作文,艺考

高中三年级作文

2012-3-07 08:50:13 文/李清雅

关注

事情发生时的某一情景往往会定格在你的脑海中,因此,在追忆往事之前,不妨运用“触景生情”法,先描述眼前与事件发生时那相同的一幕情景,这样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避免了开头的空洞说辞,并且因为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所以会给人生动形象之感。  

例: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黑黑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二、运用对话,激发读者  

不经过任何铺垫,一开头便展示人物对话,让读者马上进入你设置的语言情景之中。因其无任何心理准备,故会造成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从而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同时避免了开头的冗长和拖沓。  
例:  

“五十七号床,该输液了。”  

“什么?又该输液了?”我疑惑地看看床边的护士。  

“是的,你看,太阳都快落山了。”  

我不由的望向窗外,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我才想起,父亲有一天没来了。/  

三、借助环境、心理等描写,感染读者  

一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如:烈日下,黄昏后,风雨交加的夜晚等。首先点染环境,既可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又能够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例:夜,静悄悄的,月儿已挂在中天。满天星斗又一次牵动了我的情思。/ 

如果事情实在刻骨铭心,那么你不妨从自己的强烈内心感受写起,这样也会刺激读者,使其“感同”而“身受”,从而达到乐于与你体验一番的目的。  

例: 蓝天上,一串五彩的气球渐(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飞渐远。我的心也随之飘向无际的远方。是选择驻足停留,还是随风飘荡?我又一次陷入艰难的抉择之中。/  

四、借助歌词故事、名言俗语,亮人眼目  

歌词、故事本身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用得巧妙,不仅有助于中心的表达,而且能够增强文章韵味;而名言、俗语因其高度的凝练性、深刻性和大众化用在作文开头往往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示例: “天空不留下小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的如此吗?望着窗外迷蒙的雨雾,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五、借助“蒙太奇”,挑战新思维  

开头由类似电影镜头般的片段组合而成,这种经过剪辑的“镜头”,时间跨度大,人物形象突出,场面实感强,能极大地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和思维,且文章结构新奇,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 “趁早让他滚回家种地,哪有这么笨的娃,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在昏黄的油灯下,在一个男人粗暴的呵斥声中,一双笨拙的小手在纸上努力地写着“春眠不觉晓——”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是“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因此结尾也是不容忽视。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有时还得受“开头”的制约。结尾的方法也有很多: 

一、 自然结尾收束式。 

例: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05年广东《芳香永存》) 

二、 总结全文点题式。 

例: 再回眸处,再侧视时,再凝神望,生命的价值熠熠生辉。征程中,我们奔跑着,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怀着独一无二的心情,追着太阳,追着浪潮,追着生命,追向心中的夏花灿烂处。 

生如夏花般,开得无比绚丽。(05年湖南《生如夏花》) 

三、 抒情议论深化式。 

例: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05年湖北《一双童鞋》) 

四、 巧设反问启迪式  

例: 这两位病人,一位是商界奇才,钮扣大王TMMP,一位是网坛高手RODOC。你说是“老眼光”不认真观察,还是他们的“规范”和“创新”过火了一点儿?(05年福建《两份病危通知单》) 

五、 委婉含蓄回味式 

例: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天空寂寞,人也寂寞。(刘长春《不见大雁》) 

文无定法,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可以灵活多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话题演练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高中作文-高中三年级作文-高中三年级作文: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3)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