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们对此进行反思。第一,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其增长率一样是非常惊人的,难道我们就准备守着这半桶水混完一辈子?第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第三,即便有了“一桶水”,那已有的“一桶水”水质如何?是优质矿泉水还是普通自来水?是活水还是死水?第四,有了“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便有“一缸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第五、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这里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我们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第六,学生的那“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我们要永不间断地研究、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一名“灵魂的工程师”,要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狠抓教学质量,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我们这样的一个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作保证。这种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让我们苦苦探索,我们的实际情况是,虽然生源较好,班容量大,教师负担重,如何在现有的师资状况和生源状况下,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与考核,克服形势主义,注重实效,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知识的巩固上下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