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3)

发言稿,艺考

发言稿

2012-1-03 10:29:59 文/孙浩楠

关注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没考上重点怎么办?孩子玩电脑怎么办?学习不上心怎么办?“我们家长担心的东西太多以至在教育方式上有了偏差。”现在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很多家庭存在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等到不良的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爸爸妈妈们要么一切包办,要么企图左右孩子的认识和意志,但是21世纪需要的是有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的人,父母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创新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发展,而这些与学习是有紧密联系的。大量实践表

明,孩子的潜能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就看我们反孩子放在多在的自由空间里。
“孩子不打不成器”很多家长仍对这句古话坚信不移。但新疆高考第一名的唐伯贤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18年来他们为我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强求我做什么,一切都以我喜好为基础,他们甚至不限制我看电视。他们充分信任我的自觉性。” “正是父母这种对孩子的尊重使得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民主宽松的家教氛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这些孩子有个性、(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有见解、独立思考能力强并且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不给孩子学习的压力:“你数学考了多少分啊,语文考了多少分啊……”“报志愿不许报某某专业……”这是家长们最容易说的话,
作为我们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自觉性,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强行让孩子学这学那。其次是不给孩子定“学习指标,”从不规定每门课考多少分,也不规定考上什么学校。第三是考前不给孩子加压。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只要适可而止,有益无害;但如果过度,子女不仅成不了龙,反而是可能成了“虫”。在中国社会中,由于过度望而却步子成龙而毁了孩子前程甚至酿成悲的事情并不少见。常从报上看到某某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某某因家长逼迫,考不到多少分就不允许回家的等而造成悲剧的屡见不鲜。过度望子成龙起码有两个危害:其一是极易拔苗助长;其二是必然给子女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拔苗助长,必定适得其反,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可能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与失常。由于过度的望子成龙,中国许多家庭的氛围相当凝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关注的中心,成了全家人喜怒哀乐的晴雨表。家中有无笑声、有无快乐 ,几乎都取决于子女的学习成绩。许多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有名次上的要求,父母成天提心吊胆,子女更是胆战心惊,家庭生活也极为单调、乏味。子女一旦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一些父母就会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甚至恼羞成怒。现在的孩子实在可怜,他们同时生活在天堂和地狱里,他们一方面获得了过多的爱,另一方面又爱了过多的罪,过早的精神重负和竞争的惨烈同时呈现在他们面前。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中学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既然孩子需要的是心灵的发展,有孩子自己的规律,不是家长一厢愿望所能决定的。家长应该设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他想。比如,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精心饲养的鸡死了,他非常悲伤,非要把鸡埋藏,并进行哀悼。家长就应该为这是孩子一种善良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予一定的支持.,千万不能粗暴的加以斥责。
有些家长不仅对子女进行过度的干涉,甚至把偏激的观点带到学校。如南京某重点中中学近期组织的一次优秀班主任交流会上,与会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即个别家长不当介入学校教育,如:班主任抓功课,松了说不敬业,紧了又是说压力太大;管行为,软了说不负责任,硬了又说有偏见。有老师反映,有些家长一旦听到孩子对学校或老师有点小意见,也不问是非曲直,就一个电话打到学校“问罪”,更有甚者,一纸投拆到报社。有些家长则仅仅根据孩子的一两次测验成绩,便联名写信给校方,要求调换老师。相当一部分家长为孩子成绩不佳探根寻源时几乎众口同声:“小孩子智力挺好的,进了某老师的班后,成绩就下来了。”一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而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重视智力投资并不错,但把自己的种种努力都化作日益上涨的期望值,渴求投资都能有现实的、最好的立竿见影的回报,对于学校和老师,希翼能循着自己的并不一定切合实际的思路行事,这样就不可取了,这样既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又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对学校和孩子都不利。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演讲稿-发言稿-中学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3)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