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保持了我国城市紧凑型的发展形态。除了开发区,我国城市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建国50多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建成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例,是世界上城市土地集约化使用成绩最佳的国家。特别是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后的十多年来,我国城市集约用地的成绩也非常突出,人均用地面积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当然,各类开发园区脱离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控造成土地大量浪费则另当别论。开发区实际上是在挑战我们的城市规划。当初设立开发区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避开老体制建一个新区,但到了现在,在新经济体制和城市规划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挑战城市总体规划当然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了。因为现行城市规划标准中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用地,是包括了除了农业以外的工业、绿化、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所有的基础设施的用地。中国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成功保持城市紧凑型集约用地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相关的文章。三是起到了各级政府宏观、中观调控和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曾培炎副总理指出,城乡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乡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近几年来,城市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市场、旧城拆迁改造和建筑业都发挥了调节作用,对保证宏观经济健康和发展城市建设有序进行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是发挥了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规划实施工具的“一书两证”,在协调社会各类利益主体的矛盾,尤其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政府监管作用。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城市规划和“一书两证”制度和控规,其局面的混乱程度,大家可以想象得到。
五是保护了一大批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102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数百个积淀着民族瑰宝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宝藏全赖于城市规划的有效保护。至今为止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部分城市还纳入数字化遥感监测的范围。
六是规范了全国各地的规划体系变革。作为法定规划体系中较高层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各类变革起到规范作用。在其指导下,深圳的法定图则,广东省的区域规划、控规的立法,四川省的规划督察员制度,江苏省集约用地,湖北、山东、安徽等地的近期规划和区域总体协调规划等,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创造。事实证明,在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本身也需要变革。
七是突出了对城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规划是第一资源。现在大家都强调,研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中部崛起,首先要从城乡规划入手。东北振兴也是从规划着手,西部大开发更是在规划上起步并抓好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的工具,已(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社会主义的法治过程实际上是民众自我觉醒和启蒙的过程,是用法律协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过程,是把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直接用法律进行调节的过程。法治的本质之一是制衡公共权力使用随意性,规划法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