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走画乡兴县之路,全力打造团风农民画乡品牌,全县建立了党委决策领导、政府大力推进、宣传文化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联手协作、社会力量支持资助、业余作者广泛参与的农民画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今,团风县大力营造农民画乡整体氛围,车站、道路、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等都挂有农民画作品,新闻媒体有宣传,旅游节会有推介。同时还成立了团风县农民画文化拓展公司,将农民画设计制作成工艺品投入旅游市场,制作成食品礼品包装盒用于知名企业永信食品公司产品包装,打向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超市,使团风农民画迅速扩大知名度,提升了影响力。团风县商业步行街中的农民画文化一条街正在设计装修之中。11月18日上午10时,团风县农民画馆正式开馆迎宾,这是大力打造“农民画乡”特色文化品牌的又一举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新华、副部长刘民华等领导,特地专程到农民画展厅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农民画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邓部长说:小小农民画,团风大名片。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1年度县文联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目前,我县已向省里申报了“农民画乡”文化品牌,正在等待检查验收。
二、抓好园地建设,充分发挥文艺人才的最大效应
团风县文联成立三年来,我们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文企联姻,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文艺园地。依托阵地建设,发现、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宣传推介了一批文艺作品。
县文联与县网络文化协会合作,建设了《团风文联网》和《楚天文学网》,开辟了会员论坛《今日团风论坛》,创办了《楚天文学》杂志。现在,团风文联网站已被中国文联网、湖北作家网等多家权威网站友情链接;今日团风论坛已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会员论坛之一,呈现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楚天文学》(双月刊)已出刊21期,共发表作品300多万字,不仅成为我们发现培养文学人才的重要阵地,而且成为全县广大文学爱好者提高文学素养,锤炼写作技巧,升华人生情感的平台。像梅玉荣、邵火焰、刘耀兰、华杉、王广宏、熊阳生、杨登君、蔡红东、刘汉斌、邹文倩、张旭、王翔、李先秋、殷双全、徐恩松、熊义成、王天才、方元耕、杜亚军、徐俐玲、王丽等一批文学爱好者,经历这块阵地的磨炼,不断成长,崭露头角。今年,经《楚天文学》发表的部分作品,先后六百多篇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青年文摘》、《长江文艺》、《北京文学》、《上海故事》、《诗歌月刊》、《读者》、《江山文艺》、《问鼎》等报刊转载和选载。一年来,梅玉荣发表诗歌散文300余首(篇),刘耀兰发表散文250余篇,邵火焰发表小小说181篇,成为全县发稿前三名的作家。
为了办好《楚天文学》这个文艺园地,培养、推介文艺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才,我们可以说不遗余力,倾注了满腔真情。我县文联现有在职人员2人,平时既要坚持机关日常工作又要搞创作,还兼做编辑。但我们将今日团风论坛办成《楚天文学》的选稿基地,聘请文学爱好者担任相应版的版主,由各版主定期推荐编辑优秀作品在各自的版块里予以置顶公示,接受广大会员监督,然后由执行主编统稿合成,交印刷厂印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