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为3XX名机关干部职工进行评级授信,创建信用单位2个,累计投放给全市机关干部各类消费贷款1.32亿元。基本实现“巩固农村市场,占领城区市场”的目标。
为解决农民工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2011年,安顺办事处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实施“服务跟着农民走”战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各级党政和中国银监会领导的高度肯定。截止2011年9月末,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累计组织农民工汇款到社350755笔,金额20.6亿元;发放外出创业贷款9389笔,金额1.4亿元;发放返乡创业贷款10309笔,金额2.05亿元;清收不良贷款701笔,金额774.93万元;发放困难帮扶贷款66笔,金额96.95万元;支持中小企业195户,金额1.3亿元,带动就业5348人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2236条,维权信息1213条,协助处理农民工维权事件249起,追回赔偿金455.86万元;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帮助23户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投放贷款金额12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79人。同时,省外服务点积极帮助外出农民工提供法律维权、就业咨询、信息资讯等服务,做出了突出成绩。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地方党政满意,农民工得到实惠,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社会各界认可”的多赢效果,开创了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崭新局面。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等国内重要媒体多次进行采访报道,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亲笔批示:可推广。贵州省委宣传部将安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民工的举措誉为“安顺经验”,并下文要求在全省推广。2011年9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专门视察安顺农村信用社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并对“安顺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1年信用社发展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五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把“善贷且成”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把善于给予万物并成全万物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凝聚员工,团结队伍,提升素质。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和函授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员工接受教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对高管人员采取挂职锻炼、专题培训、交流学习,选送参加高校专业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提升和培训;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礼仪培训等。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提高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自XX年来,安顺农村信用累计培训信用社员工35802人(次),到2011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有员工1300人,比XX年的848人增加45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70人,占28.46%,比XX年的35人增加335人,本科学历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大专538人,占38.46%,比XX年的294增加244人,大专学历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中专276人,占21.23%,比XX年的394人减少98人,中专学历占比降低25.23个百分点;高中以下116人,占8.92%,比XX年的125人减少9人,高中以下学历占比降低6.45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信用社取得技术职称的员工共456人,占35.08%。
实行行业标识统一设计、网点装修标准统一、员工着装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树立全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切实以宣传助推发展。通过户外广告、媒体宣传、开展文体活动等树立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五年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累计制作户外广告牌、墙体广告、宣传海报等20余万幅(块),制作电视、报纸专题广告100余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等国内各大媒体刊载农村信用社宣传稿件600余篇(条)。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