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流程为:①确定课题——②备教材、备资源、备学生——③撰写教学设计——④独自授课—⑤共同研讨反思,集体备课修改教学设计——⑥推优再次上课——⑦比较性反思评价。①--④体现在“异”,主要展现教师个人特色和进步;⑤--⑥体现出“同”,主要展现出“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合作共赢”,突出集体的特色和成长。
五、学科选择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是一项集培训、教研、学科整合为一体的系统工作,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我中心校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本学期,首次选择六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三个学科进行,尝试按照“自主设计——集体听课——集体反思设计——集体听课——集体比较性反思”的步骤,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
六、参与人员。
全体授课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及各校领导。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备课过程
各校将老师分成语、数、英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确立一位教师作为执教者,各教研组分别让主讲教师说自己所选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对本节课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与建议,共同进行教案的策划和设计。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运用远教资源活动方案》相关的文章。第二阶段:听课过程
让第一位授课教师在大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授课,分教研组进行听课,使每位教师有机会领略到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
第三阶段:课后点评
第一位教师授完课后说课,大家共同集思广益进行评课。为上课者和听课者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集体分析研讨,通过分析比较,不断反思自己和别人,扬长避短,促进成长。评课时,听课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思路、方法,假如是自己上课会如何处理某个环节,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
第四阶段:二次备课上课。
根据学科教研组分别制定的相同的授课内容,有另外一名教师在第一位教师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进行第二次上课。对于同一课题,先后有两名教师经过大家反复研究(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多次修改,精心设计,突出自己各自的教学风格,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五阶段:二次评课
参与教研的教师将两节截然不同的、风格迥异的课在一起评议,更利于大家横向比较,从中比出优劣。使参与教师在反思研究中,专业水平得以提升。应该说,上课是一次展示的过程,而评课则是收获的过程。
八、活动要求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