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炼升华经验。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形成较高层次的监利特色。
2.形成长效机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3.反思总结形成常态。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 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本阶段结束,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应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
附件:
1、监利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高效课堂基本式——“三段五环”式课堂教学简介
3、导学案编写的有关要求
4、高效课堂展示课评价标准
附件1:监利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余新州
副组长:徐 扬 周五一 熊育敏 何世文 刘经阶 王爱臣 张道义 潘经遥
组 员:李本智 李先明 马卫军 姜大照 刘应浩 易贤涛 陈 敏 陈新国 肖友林 朱育才 刘绍龙 段秦川
2、工作专班:
组 长:李本智
副组长:陈新国 刘圣富 肖友林 朱育才 刘继生 刘绍龙 段秦川
成 员: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
顾 问:沈 洪 胡剑青 邓禹南
附件2:高效课堂基本式——“(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三段五环”式课堂教学简介
一、“三段五环”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构架
“三五”式高效课堂是指“三段五环”。
三段: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阶段。
五环: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五个环节。
二、教学流程
(一)三大导学阶段
1.定向导学(15 分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解决“导学案”中的预设导学题,遇到障碍时,由学科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时解决。教师编制的导学案要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2)适度性。导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3)适量性。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要适量,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上的导学题。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