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实施有效教研,解决操作疑难。
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各学校应以创建高效课堂活动为契机,建设好乡镇(管理区)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以及学校备课组,应建立健全各级教研组织,完善各种制度,制定相关措施,确立研究主题,安排活动日程,攻克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教学研究在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推波助澜作用。乡镇(管理区)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侧重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强化总结反思环节;学校备课组侧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强化分层训练,整体提高过程。
8.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实践热情。
各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道、走廊、橱窗、校报等空间,加大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宣传,让高效课堂的理念占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浸泡”在高效课堂的文化氛围里。特别应该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里应有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性语言,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文化小知识,有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警示制度。应基于学生“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文化的酿造,让高效课堂更有行动基础,更有实施动力,更有发展方向。
9.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决定其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做到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应坚持“实用”和“科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10.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开展。
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的要求,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小黑板、电子显示屏等。县教育局将以龚场、黄歇两个“班班通”示范乡镇为样板,优先考虑试点学校的资源配置,优先给予试点学校和试点学校所在的学区资金扶持,对于做得特别突出的试点学校将予以一定的奖励。各乡镇(管理区)教管组(教育分局)、学校应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创造高效课堂实施的物质环境。
(四)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建立教育行政、教研、督导、师训、装备等部门和全县中小学合力推进工作的机制。在县教育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县教育行政负责活动组织、调研、督查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深入推进活动开展。
2.县教研室、教科所负责高效课堂实施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以及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组织各种导学案、课例、反思论文的评选活动;培植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专业服务。
3.县教育局师管科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结合县教研室(教科所)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开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系列校长论坛活动,让创建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
4.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应加强对“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专项督导,将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工作年度考核。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相关的文章。
5.县教育技术装备馆负责对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与完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高效课堂中的科学使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